天干地支对照表都有哪些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1日 13:52:10    作者:网络

  天干地支是八字中的一种规律循环,想要把这些了解透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需要了解很多。那么关于天干地支的对照表,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这些你都知道吗?带着好奇,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八字知识吧!

天干地支对照表都有哪些的含义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小结:天干地支中会有时间的计算,还包括了五行的属性。包括了一些,历法的循环,还有一些太阳旋转之类。

  相关推荐:
  天干地支背诵口诀 你了解多少呢
  天干地支五行是表示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怎么算 有什么规律
  揭秘八字知识中天干五合是什么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