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彝族火葬仪式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5日 08:02:16    作者:网络

  生死是自然规律,生是人生命的起点,死是人生命的终点、是人生的归宿,凉山彝族对亡者的祭奠活动极其重视。腾飞的大鹏鸟会死,美丽的孔雀也会死,人也终归会有死,也许结束就是新的开始。我们一起看看彝族的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据考证,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就已在我国的各种史籍中频频出现,其先民是与氐羌有渊源关系的“昆明”人。远古时代,彝族先民就在滇池、工都(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繁衍生息。由于古羌人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南下,在金沙江畔一带与当地的土著部落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西南彝族祖先。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夷”、“缥”;唐、宋时期的“乌蛮”;元、明时期的“罗罗”、“保罗”等,都是当时对西南彝族先民的称谓。

  早在公元初,彝族地区的居民就泛称为“夷”,而其自称的“诺苏泼”、“纳苏”等,都为“黑族”之意,缘于彝族崇尚黑色。彝族传统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崇拜和“万物有灵”,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还有令人信服的“毕摩”、“苏尼”(彝族的神职人员)。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也相当发达。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到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是中国彝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在这里有一个自称为“诺苏”的勤劳勇敢的民族 彝族,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古老、传说神奇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据资料记载,喜德彝族葬礼完整地保持了彝人祖先的原始习俗,主要方式为火葬,包括备丧、祭奠、指路、出葬、火化、聚食等仪式。长者去世后,还要举行安灵仪式和超度送灵仪式。

  彝族老人去世,家人要在老人断气前为老人整理好遗容和换好寿衣。老人一旦断气,立即朝天鸣放一枪,儿女们悲声痛哭,哭唱发丧,当奔丧的亲戚朋友来时也要陪哭。同时将逝者双脚卷曲,双手握成拳交叉放于胸前。丧事期间,来吊唁的亲朋好友携带粮食、酒和牲畜一路恸哭而来,筹备“帕海”(祭奠)仪式,人们到灵前唱丧歌。吊丧及守灵时,毕摩要为逝者安魂超度,吟诵《安魂经》、《送魂经》。

  天亮后出殡送葬开始,毕摩念着《指路经》,为逝者灵魂指点通往祖先发源之路。然后鸣枪致哀起灵出棺,将逝者抬出家门,毕摩还要为其念《出棺经》,众亲友再次与逝者道别。由四位男青年用木料特制的抬尸架将遗体直接抬往火葬地。我们几个扛着相机、脚架跟在后面。

  按照彝家的规矩,抬尸途中不能歇气,要一口气抬到火葬地。火化点一般在半山腰。火葬时,要在预先选好的火葬地点挖一个坑,用备好的白柴按东西南北摆一四方形,再按井字形重叠堆放,一般男性木柴堆放九层,女性木柴堆放七层。将老人的遗体抬上柴堆,头向东,脚朝西地与抬尸架一起平放在木柴上,把送葬的物品堆放在火化场的周围。太阳出山了,两位火化人在木柴堆上浇上汽油后分别从头、脚两处点燃柴堆,熊熊烈火将逝者化为一缕青烟渐渐送入天堂。家人和亲友离开火葬地点到不远处饮酒等待参加丧宴。约一小时,火化完毕,火化人将老人的骨灰捧起,装在一个白色的布袋里,然后用几块卵石把火化地点围上一圈。这是毕摩用竹根包上白羊毛,缠绕红线,装在一个有槽的木棒内,盛入一个小布袋里。整个丧葬仪式便结束了。

  按照凉山彝族的礼仪,丧家也要买酒,还要杀牛、杀羊、杀猪,以殉逝者,同时款待参加悼念的人。据说按彝族传统,一牛一羊一鸡三样为佳,当然要视逝者的威信和奔丧人的多少而论。过去,凉山有的地方,丧葬以杀牛多者为荣,除丧家自己准备的外,还有家支、亲戚和出嫁女儿女婿出的牛。

  族丧歌里还有为逝者指路的词语:阴间有两条路,一条是黑路,一条是白路。黑路是魔鬼走的路,白路是好人走的路。你要朝着白路走,莫向黑路行。白路是祖先走过的路,你沿祖先路上走,一直走到祖先居住地去。祖先住地子孙屋上还在冒炊烟,祖先打仗的地方还能听到吼声。你莫变成鹰,鹰来破鸡群,亲人见你必定吼声起;你莫变豺狼,你的亲人见了必定吼声起;最好你能变成布谷鸟,看不见你的身影,还能听听你那慈祥的歌声

  结语:喜鹊愿人旺,乌鸦愿人亡。往往乌鸦啼声带来不祥征兆,传来远方亲人不幸噩耗。愿尔在远方安好。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