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文化介绍_你都了解哪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0日 16:13:35    作者:网络

  苗族是中国拥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非常多的民族特色文化,蜡染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蜡染文化你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来详细看看吧!

苗族蜡染文化介绍

  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能。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二是苗族中流传着蜡染“最早是对铜鼓上的纹样的摹取。做法是将布蒙在铜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铜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了布卜,这种做法有点像制拓片。稍后又改用木板镂空来摹取铜鼓纹样,然后把木板放到白布上,将蜡液倒进镂空的图案中再进行靛染,这种方法类似于在衣服上印字。蜡染后来才变成使用铜片制成的蜡刀沾上熔化的蜡液直接在布上绘制。这种方法把蜡染从复制变成了创作,充分发挥了蜡染工具自身的优势,体现出蜡染的材质美,因而,这种制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四川、贵州、云南地区的苗族蜡染,常简称为川黔滇苗族蜡染,将其融为一体研究,可能是因为有其共性的特征。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妇女,服装使用蜡染十分普遍,衣、裙、围腰以及其他棉织生活用品,几乎都有蜡染制品。这种现象与苗族崇尚蜡染有关,她们以拥有多而精美的蜡染品为富为德为美,许多支系不仅在祭祖、婚丧、节日等重大场合都以蜡染为饰,而且生活中也离不开小巧精致的蜡染品。川黔滇苗族蜡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点蜡,以蜂蜡熔汁绘花于白布上,染色后取出煮干水中,蜡去则花现。制作方法是先将白布平铺于案上,再将蜂蜡置于小锅中,加温升到60~70C时,蜡熔化为液状,即以铜蜡月蘸蜡汁画在_布上。有经验者完垒凭自己的观察以定温度,而初学蜡绘者,不易凭观察以定温度,只好将画布置于膝上,凭皮肤的感觉以判断温缱是否适宜。苗族妇女蜡绘,一般小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对称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染好捞出用清水煮沸,蜡熔他后即现出白色花纹。

  在苗族蜡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贵州丹寨、黄平、安顺、榕江苗族的蜡染。丹寨苗族蜡染风格古朴、粗犷、奔放,面积大的较多,纹样一般是动植物的变形,多以变彤的花鸟鱼虫为主体,显得既抽象叉不失具象。丹寨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外,还用做被面、垫单、帐沿和包袱布等以及民俗活动中。丹寨苗族祭祖时,要穿特制的蜡染衣,叫“祭祖衣”。在13年举行一次的祭祖节——牯脏节上,蠡家要挑起数丈长的皤,其上装饰着蜡染的纹样,多为龙纹,它向人们昭示了苗族的龙图腾崇拜。苗族的龙纹与汉旗不同,苗龙无尖利的爪和牙,形式优美,观之可亲。黄平苗族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一般面积较小。纹样是由经过高度程式化处理的动植物纹和几何纹相互穿插而成,除用于服饰外,人们还拿它做书包、枕巾。盖篮布和手巾等。安顺苗族蜡染多用几何图形,精上细作。榕江苗族祭鼓社,要用彩蜡绘制十面旗幡,飘飘屹立于仪仗队之前。

  丧葬时,不少地方也用蜡染布做殉葬衣,花纹多为古老庄严的铜鼓纹,涡妥纹。此外,黔西北纳雍、水城一带苗族的蜡染也有特色,它的图案密集、饱满,包括花、蝶、草和一些几何纹样等。由于蜡染是从摹仿铜鼓上的纹样演变而来,因而蜡染中保留下来许多铜鼓纹样,像芝草、云纹。雷纹、同心圆纹、螺旋纹、锯齿纹等较抽象的几何纹样。当然,应用最多的还是比较具象的自然纹样,如象征爱情的鱼与莲,代表多子的石榴,寓意长寿的桃子,带给人们幸福的蝴蝶和飞鸟等。有时蜡染在绘蜡后而未染时,由十蜡色深、浅变化丰富,比成品更美。

  小结:苗族蜡染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当地产业链也是非常的成熟的。但是因为这个产业是比较的辛苦的,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是不愿意吃这个苦,所以蜡染传承人在逐渐减少。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