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传统节日 你具体都知道几个?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6日 09:50:56    作者:网络

  藏族是生活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藏族的节日有很多,地方性的节日就更加的多了。那么关于藏族的传统节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几个藏族的节日呢?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藏族的传统节日 你具体都知道几个

  藏历年
  藏历新年是藏民族最大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各种庆祝活动繁多,热闹非凡。

  一进入藏历十二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打扫房间,做切玛(即在一个木质绘有彩色花纹的长条两格斗形器具里装入糌粑、奶渣、青稞等,上面还要插上青稞穗和塑有精美的日月模型的酥油花)、炸“卡赛”(一种油炸食品)等各种过年的准备。

  藏历腊月二十九日,家家都要在大门上用石灰或糌粑画出很多吉祥图案,表示人丁兴旺、粮食满仓。厨房墙上还要画白色的蝎形图案,传说巨蝎是保佑家庭平安的龙女或灶神的化身。晚饭时各家都要团坐在一起吃一种特殊的面疙瘩,叫“古突”。“古突”是由9种食物煮成,在“古突”里在放入事先包进各式各样东西的面疙瘩,谁吃到了什么东西,都必须赶快向掌勺的女主人报告。每样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吃出羊毛的人代表其心地善良;吃出辣椒说明其人泼辣;吃出木炭表示心黑;吃出碗豆表示圆滑;吃出瓷片表示纯洁等等,因而,既是占卜又是一种娱乐,一家人边吃边开玩笑,气氛相当活跃。女主人还要在“古突”里放一个小面人,脑袋小,肚子大,谁舀到它,谁就得挨罚,学驴叫、装狗叫,还得喝九勺子面汤,喝不了就硬灌。“古突”宴会总是在欢笑和戏谑中结束。

  吃饱喝足之后还要举行驱鬼仪式,这种仪式起源于民间驱鬼习俗,颇为隆重。许多藏族人认为正是“鬼”的捣乱,人们才有疾病、灾难、口角争执等。在新年到来之前,一定要把它们赶出家门。“鬼”藏在哪里?看不见,便在院子里摆一个纸盒,是“鬼的饭碗”,里面放入一些象征性的面团和剩饭,这些面团事先在人的身体上拍打过,代表着沾满了人的疾病和晦气。赶鬼之前先要请鬼会餐,主人还要不停地劝:“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片刻之后,一脚踢翻鬼的饭碗,然后迅速向门外飞跑。其他的人拿着火把,跟在后边,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跑到某个空旷的地方或附近的十字路口,送鬼的人燃起麦草,烧掉“鬼的饭碗”,同时放起炮仗并呐喊以示驱鬼。然后高高兴兴地返回,唱歌跳舞、喝酒狂欢,庆祝“赶鬼”胜利!赶鬼人回来通常会发现大门紧闭,他必须给里面的人递进一块洁白的石头,证明没有把“鬼”或“鬼气”带回来,才被允许进门。

  传统习俗,新年初一黎明时分家庭的主妇要去提水,传说地狱之王辛者曲杰在这个夜里会登上雪峰去喝雪山狮的奶,一边喝,一边流,狮奶顺着高山陡坡,流进江河源头,谁起得最早,谁舀到第一桶水,里边就有狮奶,人喝了将健康长寿。主妇用这水煮好“归丹”(内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口味酸酸甜甜,很是可口),端给每位家庭成员。等全家人起床,穿上新衣服,祭祀神灵后互致祝词,喝青稞酒,吃各种节日食品。一般藏历正月初一,藏族人都会起来很早,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但是,并不能开门,只能在屋里吃喝,静静地等待。当东方破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折嘎艺人在街头大声呼喊“拉结罗(神胜利了)”时,人们才兴高采烈地打开大门,开始新年第一天的庆祝活动。“折嘎”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传远古时候,遇到战争胜利或者狩猎丰收,都会由一位年高德重的老人说一番祝福赞美的话,这种习俗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说唱艺术。但居民成千上万,折嘎艺人为数却不多,供不应求。这几年大多已改为由录音机播放赞词,电视台还播出演唱折嘎的专题节目,使各家各户可以同时在折嘎礼赞中打开新年之门,人人皆大欢喜。

  习惯上藏历新年初一这一天并不串门拜年,而是手捧“切玛”沿街挨家祝福。邻里亲朋在街头相遇,互相从对方的“切玛”盒里拿一点糌粑、几颗麦粒先向空中抛撒三次,以示供奉神灵,同时不停的祝愿“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然后再放到嘴里品尝,之后便是喝酒,三口一杯,一人三杯。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节日期间城乡各地有藏戏表演,还有跳锅庄和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新年里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衣服,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这里面也有说法,传说神王辛者曲杰会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看着高兴会再给世人一些恩惠;如果穿得破破烂烂,他会心烦,随之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

  新年初三是插旗挂幡的日子,这天藏族民众先是登上自家屋顶进行更换经幡的仪式,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藏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仪式。这天,人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被打扮得富丽堂皇,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经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尾巴上还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出发耕田之前,还要给耕牛喂青稞酒和食物。牛吃完之后极度亢奋,一路狂奔乱跑,农民会很高兴,因为这被认为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人们还会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这是去年从农田中请回收藏好的,再次重新恭恭敬敬安放回农田中央,称为“阿妈色多”,意为“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人们还会在田里“煨桑”,插上祈福经幡,并围绕白石耕出五垄,每一垄播一种作物种子。十天以后,会再次来到田边察看作物发芽的情况,据说当地农民就是依据此来制定播种计划的。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在一起喝酒唱歌,欢庆节日。

  拉萨藏历新年还有一项隆重的活动就是正月初四到二十五的传昭大法会。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学经僧人最高学位“格西”将在这一法会期间公开考试产生,激烈的哲学辩论的精彩场面往往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而最受人尊重的高僧大德会高坐神榻,依次给排成长列的普通僧人和俗众摸顶。

  传昭最重要的活动是诵经和辩经。僧侣们相信,通过他们大规模的诵经祈祷活动,会感动神佛,从而给世界带来和平、为众生求得幸福,为雪域高原带来安宁富裕。传昭期间,每天会有六次经会。

  藏历正月十五,传昭法会进入高潮。晚上照例要在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举行盛大的酥油彩塑灯会。它与汉族地区的灯会不同,有点类似北京的面人不是用纸或玻璃制成的彩灯,而是用酥油塑成的各种故事和神话传说。

  像西藏其它的活动一样,传昭大法会也是以体育比赛结尾的。藏历正月二十五,拉萨城有赛马比赛和跑步比赛,除此之外,还有举石头、摔跤等表演,而且要在所要举的石头上抹上油,举起来非常艰难,逗得观众哄笑不已。

  不过在青海安多地区的大多数藏族是在农历春节期间过年节的,其内容和形式和卫藏和康区差不多,只是食物、过节的天数等方面有所不同,其他如过年前的除尘、办年货、年节期间的民俗活动、初十五的酥油花灯节等都大同小异。对于藏历年并不是完全置之不理,在藏历年那一天,青海安多人也会举家团聚,摆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以示庆祝,或者身着藏装去参加专门组织的藏历年年会,同样过的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萨噶达瓦节
  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在青海安多地区则在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历四月,俗称萨嘎达瓦,即佛月,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圆寂的月份,藏传佛教各地寺院举行法会、晒佛等活动,信教群众通过转寺、转山、行善、食素、布施、放生等方式纪念佛祖释迦牟尼。

  逛林卡
  逛林卡,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及昌都等地。每年藏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五举行。节日里,人们穿着艳丽服装,全家外出或约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到附近林卡(公园),搭上帐篷,边喝青稞酒、酥油茶,边弹琴唱藏歌、演藏戏,青年男女圈地而舞,尽情欢乐。旧时还有祭祀、赛毛驴、赛马、射箭比赛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最早在哲蚌寺形成,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八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旺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于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164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掌权,五世达赖登上法王宝座,他驻锡的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了这个王朝政治文化中心。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寺院,给五世达赖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给予长寿、丰收,死后不的加持。附近的藏剧队、野牦牛舞演出队也赶来演出、慰问,从此,便形成为一个固定节日,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一天,五世达赖要出来看藏戏,一年一换的铁棒喇嘛也在这一天办理交接手续。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哲蚌雪顿节”。

  雪顿节是哲蚌寺的最大的节日,现已成为拉萨地区的最大节日之一。当佛教在印度盛行时期,戒律规定夏季三月僧人不准外出以免踩杀昆虫。在僧人夏季安居期间,地方上向僧人贡献数次牛奶和酸奶宴会。在西藏最早继承这一传统的是哲蚌和色拉寺。最初也和印度一样,在僧人夏季安居时期,地方头人和百姓向僧人贡献奶酪。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扎西雪巴藏剧团、协绒野牛舞团等来到哲蚌寺甘丹颇章广场为达赖喇嘛敬献各类节目,也为哲蚌寺展佛和轮换知事僧等活动拉开序目。十一世达赖喇嘛十一岁时,即公元1849年,在罗布林卡的格桑颇章宫后面兴建邬遥寝宫,从此,达赖喇嘛夏季住罗布林卡。在雪顿节期间,西藏各地的着名剧团都来到罗布林卡进行表演,向达赖喇嘛敬献各类节目,藏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雪顿节期间邀请西藏各地着名的藏剧团、歌舞团在罗布林卡演出,从此,雪顿节正式成为西藏着名的文艺节。

  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早上8点钟,哲蚌寺背后的半山腰上,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巨大的佛像徐徐展开……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而藏戏演出作为另一重头戏。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一直唱到暮色降临。藏戏的故事,有《诺萨法王》、《文成公主》等,其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神奇瑰丽的面具、古朴肃穆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历经600余年的洗练,藏戏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是一个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藏民族中具有八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节日。一般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传说藏族药王宇托?云旦贡布去世后,有一年草原上瘟疫流行,他便化作南方的弃山星显形七日,嘱人们下河沐浴去病。经此星光照射之水均成药水,据说此期间的水比“圣水”还要灵验,用它洗澡可以清除百病,全年身体健康,从此,藏族人民就把这七天定为“沐浴节”,各地的牧民们,每年这个时间,都到附近的河水里洗澡。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按藏文历书的说法,此时的水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

  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在藏语里,“望”意为田头,“果”意为转圈。望果节,就是绕田地转圈、期盼丰收的节日。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西藏各地的时间都不一样,通常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成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也不定,一般是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们集体议定。

  望果节的习俗延续已有一千五六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农民们会穿着节日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过起林卡,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仙女节
  每年的藏历十月十五日是藏民族的传统节日“白拉姆”节,也被称为“仙女节”,是藏族女性专属的节日。藏语称“白拉日珠”,汉语的意思为“吉祥天女”。

  相传藏传佛教最高护法神之一班丹拉姆的女儿白拉姆与大昭寺护法神赤尊赞相互爱慕,并私订终身。班丹拉姆发现后,把赤尊赞赶到拉萨河南岸,规定只有每年的藏历十月十五日,白拉姆和赤尊赞可以隔河相见。拉萨妇女非常同情白拉姆女神,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妇女们就会盛装来到大昭寺烧香、磕头,朝拜白拉姆女神,也祈求自己的爱情一帆风顺。尤其是拉萨妇女对白拉姆怀有深深的敬意,认为这位女神能保佑自己保持身材苗条、面容姣美。而在这一天,男人们对妇女也变得格外亲切、尊重。

  15日清晨,僧人们用头顶着代表白拉姆的天母像来到八廓街。这时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天母像随后来到八廓东北的甘丹大经杆处,由拉萨土地神恰赤从噶玛夏前来向天母敬献哈达、顶戴敬礼。此后逐次至八廓东南街与天母妹妹东赞杰姆相会,并将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仆地,同时赤仆地也有僧人将赤尊赞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最后返回大昭寺,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

  在“白拉姆”这一天,拉萨的妇女们会拎着自己酿好的青稞酒去供奉班丹拉姆和她的女儿们。供奉的过程,就是把酒倒进蛙脸女神像前的一个大肚子铁桶,酒又从铁桶尾巴上的软管里流出来,流出来的酒算是被女神“加持”过了,供奉酒的妇女们会拿刚刚倒空了的瓶子和酒壶去接,没有带壶的人则用手捧着,接一些喝了,又把手上沾的酒擦在头顶上。

  “白拉姆”节当天,除了可以在白拉姆女神像前许下心愿,藏族姑娘们还会三五成群,以供奉女神为名在八廓街上找男性讨钱,其实能否要到钱都无所谓,仪式感带来的快乐远多于钱要到手了的快乐。而男性们这一天也尤其大方,不会不给。

  燃灯节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成佛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改革家,藏区各格鲁派寺庙和信徒,于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诵经、磕头,灯供仪式等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宗喀巴大师在天之灵和祈愿大师赐与善良的人们以吉祥幸福。

  燃灯日,又称“五公节”,藏语叫“葛登阿曲”,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藏族人民的节日,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安多地区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

  公元1419年这天,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甘丹寺圆寂成佛。后世为纪念宗喀巴大师,将这天定为“甘丹阿曲”,按照佛教教义,“甘丹阿曲”当天,点灯是供者,供有仍在世的活佛、上师像的佛堂不能点燃酥油灯。

  在燃灯日前几天,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就开始做酥油灯,寺庙里的僧人每个人都要做30盏以上的酥油灯。到了燃灯日的晚上,家家窗台上放满了酥油灯。因为在藏族人观念里,单数的数字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灯盏的数量都是单数。

  燃灯日当晚8点钟,大昭寺门前,水泄不通。法号,法螺、金唢呐声响起,僧人们在道路两侧、佛塔周围、殿堂屋顶、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以及凡能点灯的台阶上,点上一盏盏酥油供灯,并在佛堂内供一碗净水,灯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灯火通明。特别是大昭寺寺顶围墙上那一圈圈闪闪烁烁、连成一片的酥油灯光,远远眺望,犹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此时,信徒们齐声唱起经文,悼念宗喀巴大师,场面肃穆、庄重。

  燃灯日的特殊食物“糌粑面粥”,是用糌粑面(即青稞炒熟后磨成的面)、茶叶末和少量盐巴等煮成的粥。

  此夜,有的寺庙和家庭,还在佛像前供奉馍、糖、鲜果等五种供品,因此俗称五供节。

  小结:藏族的节日有很多,甚至在一月份的时候就有很多传统的额节日。藏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藏历年、萨嘎达瓦、逛林节、沐浴节或者是仙女节、燃灯结,这些都是藏族的传统特色节日。

  相关推荐:
  藏族舞蹈有哪些特点和特别之处?
  藏族歌手 这些你都知道吗?
  关于藏族的风俗习惯_你具体都知道哪些?
  藏族碉房是藏族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