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姓起源,姓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13:50:24    作者:网络

  吕姓的百家姓排名是第二十二位。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本来属于汉姓的吕姓在少数民族中也有少量的分布。那么,吕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曾经有过哪些历史名人呢?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吕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强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源流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源流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源流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姓吕的历史名人
  1、吕 尚:(生卒年待考),字子牙,东海人,又名姜尚,是商末姜族的首领,周初齐国的始祖。周武王伐商时为军师,立了战功,被封在齐国。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简化政治制度,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使齐国成为西周的重要封国。民间称为姜太公。

  2、吕不韦:(公元?~前135年),战国末期秦国丞相。春秋战国时期,秦王赢政封吕不韦为相国、文信侯,称之为“仲父”。吕不韦做了相国后,招揽门客三千多人,让他们博采众家之长着书立说,然后把他们着的书汇集起来,起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共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包括了古今中外之事,天地万物之化。书刚一写成,吕不韦就把它悬挂在咸阳城门,请当时的诸侯、游士、宾客修改,并且在城门上挂着一千两金子,如果有人看后能增加或减少字的话,就把这一千两金子赏给他。结果十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能增减一个字。其实,并不是这本书简练和完美到不能增减一字的地步,而是当时的人们害怕吕不韦的权势,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罢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字千金”,用为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具有极高的价值。

  3、吕 公:(生卒年待考),齐国始祖吕尚后裔,单父人(今山东东单)。汉高祖刘邦岳父。吕公当时与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关系很好,为躲避仇家纠缠,举家自单父迁居沛县。吕公有相人之术,其长女名吕雉,他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沛县县令曾为其子求婚,但遭到吕公婉言谢绝。在一次沛令举行的酒宴上,吕公与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相遇。吕公见刘邦气度非凡,因而特别敬重他。吕公又见刘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对刘邦说:“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我相过的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愿你多多自爱!”不久,由吕公作主,将女儿吕雉嫁与刘邦,她就是后来的吕后。吕公之妻吕媪对吕公将女儿嫁与刘邦之事非常生气,怒冲冲地说:“你平素总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寻常,应该嫁与贵人。而今为何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打发了?”吕公一笑:“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子一女。传说有一次,她带两个孩子在田中劳作,一个过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吕雉见老人饿了,就又给他做了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给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又给其一子一女相面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是因为这个男孩子的缘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贵之相。”吕公后来被刘邦封为临泗侯,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也跟随刘邦参加了楚汉战争,因功分别受封为周吕侯和建成侯。

  4、吕 雉:(公元前291~前180年),女,名雉,字娥妁,吕皇后(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妻,今山东省单县南)人。着名西汉初期女政治家。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早年,其父吕公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公元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吕后为人有谋略,汉朝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刘盈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汉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崩,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控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雉,武则天,慈禧)的第一个。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详问刘邦身后的人事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曾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怕汉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后诸吕欲为乱,被周勃、陈平等诛平。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对历史的评价都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套,所以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因而对吕雉的评价毁多于誉。实际上应该从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之。”

  5、吕 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阳),着名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逝世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成语便出于此处。

  6、吕 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着名东汉末年武将。吕布善弓马,武艺高强,有“飞将”之称。起初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南)刺史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靠董卓,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他曾以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便心怀怨恨。当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便与吕布密商,答应为内应。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后因惧袁绍,被陈留(今河南开封)太守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不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当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击败了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击败刘备,攻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此时其部将侯成谋叛,擒住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

  7、吕 忱:(生卒年待考),晋文字学家。字伯雍。从典籍中搜求异字,《韵集》作者吕静之兄。作《字林》一书,以增补《说文解字》所未备。着名西晋文字学家。他所作的《字林》,收汉字一万三千个,增补了《说文解字》的疏漏,与唐朝以前的《说文解字》并重。

  8、吕礼裕:(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计划署副署长。

  9、吕 静:(生卒年待考),《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着名西晋音韵学家。曾仿李登《声类》,编,《韵集》五卷。书已不传。

  10、吕洞宾:(798-?),唐末道士。名喦或岩,以字行,号纯阳子,相传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又一说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道教全真道尊他为北五祖之一,又传为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在唐朝会昌年间两举进士不第,便浪游长安。后来遇到钟离权得到丹诀,修道于终南山,有剑术,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主张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传说他曾在岳阳弄鹤,江淮斩蛟,客店醉酒,百余岁而童颜。元朝时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孕佑帝君”,通称“吕祖”。

  11、吕 溱:(生卒年待考),字济叔,江苏杨州人。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l038年)戊寅科状元。吕溱中状元后,通判亳州。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因参与进秦院宴饮事受牵连,出知蕲、楚、舒三州,后复修,起居注。宋皇佑四年(公元l052年),依智高反叛,吕溱劝宋仁宗不要封锁消息,而应“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吕溱上疏论宰相陈执中贪恋富贵,行为奸邪。后陈执中罢相,吕溱以侍读学士之职知徐州,赴任前,宋仁宗赐宴资善堂。任满徙成德军,因与兴都转运使李参不和,及豪侈放任,简于政事被弹劾,贬知和州,分司南京。宋神宗即位,吕溱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期间,吕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为之敛迹,政绩颇佳。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吕溱不幸逝世于任,终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礼部侍郎,宋神宗诏书中有“吕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对吕溱家贫子幼,宋神宗诏令朝廷优厚安抚。吕溱开朗敏捷,善于议论,其言论颇为当时名流所推许。然而,又很持重,在杭州接送宾客,不过数语,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12、吕 臣:(?-前174),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为陈胜起义军将军。与项羽同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陈胜被害,他在新阳组织苍头军,攻克陈县,杀叛徒庄贾,重建张楚政权。不久,联合英布,再破秦军。后归项梁,与项羽共同屯军彭城。项梁在定陶战死后,楚怀王乘机夺取他和项羽的兵权,并改任他为司徒。

  13、吕 洛:(生卒年待考),北魏代人(今河北蔚县),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

  14、吕光:(338-399),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建立者。386-399年在位。字也明,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氏族。初为前秦苻坚部将,率兵攻西域,破龟兹等国。还军时,趁着水之战后苻坚被杀,遂割掠凉州,称酒泉公,年号太安。龙飞四年(399),传位于子绍,自号太上皇帝。未几病死。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15、吕才(600-665),唐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人。少好学,喜阴阳方伎之书,尤长音乐。贞观时迁太常博士,受诏改修《阴阳书》,颁行于世。又造《方域图》、《教飞骑战阵图》。永徽年间预修《文思博要》、《姓氏录》,补撰《本草》。着有《隋记》二十卷。

  16、吕公着:(1018~1089),着名北宋大臣。字晦叔。寿州人(今安徽凤台),吕夷简的儿子。宋庆历年间进士,历官颍州通判、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蔡州知州,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开封府,后任御史中丞,修《英宗实录》。历官宋仁宗、英宗、宋神宗三朝,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时迁为御史中丞,后独揽朝政。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称吕惠卿奸邪不可用,遂出知颍州,又弹劾奸邪。元丰初,同知枢密院事,屡言用兵西夏之害。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被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宋哲宗时,与司马光等并为宰相,致力于废除新法。司马光逝世后,他独秉朝政,续废王安石新科举法,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立朝正直,办事公正。“懔”,谓严正。卒赠申国公。

  17、吕 向:(生卒年待考),今甘肃泾川人,唐朝书法家、学者,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18、吕 端:(935-1000),北宋臣。字易直,幽州安次(河北安次)人。后晋时以荫补官。入宋为太常丞,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继吕蒙正为相。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去世,制止内侍王继恩废立阴谋,奉真宗即位。咸平元年(998)以疾罢为太子太保。《宋史》赞其“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

  19、吕 纪:(1477-?),明朝着名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字廷振,号东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弘治中供事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颇受器重。擅花鸟、山水、亦作人物。多绘凤凰、鹤、孔雀、鸳鸯之类。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俱能。所作笔墨流动,设色鲜丽。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中叶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有《桂菊山禽图》、《鹰雀图》等。

  20、吕颐浩(1071-1139),南宋臣。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人,徙居齐州(今山东济南),字元直。元佑进士。高宗即位,知扬州。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他与张浚等倡议诸将勤王。高宗复辟,遂任为右相,兼御营使,进航海避敌之策。次年,罢相。绍兴元年(1131),复为左相,力倾右相秦桧,独专军政之权,主张恢复中原,然排斥李纲、李光与朱胜非,创月椿钱,为患东南,于抗金亦无建树。三年,复罢相。后历任湖南、浙西、江东安抚制置大使。谥忠穆。有《忠穆集》。

  21、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东莱,世称东莱先生。以荫补入仕,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舍人院。在学术上主张融合不偏,认为“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此论最要”。诗学黄庭坚、陈师道,南渡后有忠愤怀旧之作。着有《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22、吕文焕:南宋降元将领。安丰(安徽寿县)人。南宋末年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镇守襄阳。至元十年(1273)樊城被攻陷后降元,向忽必烈献攻鄂策,且自请为前锋。十一年,为荆湖行省参知政事,随伯颜灭宋。十四年,升中书左丞,后改江淮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告老,死于家中。

  23、吕柟:(1479-1542),明朝理学家。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拒阿附刘瑾,又疏请帝亲理朝政,遭瑾忌恨,托病归。后累官礼部侍郎。宗程朱理学,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三十余载。学以穷理实践为主。“家无长物,终身未尝有惰容”(《明史》)。其卒时,高陵人罢市三日,四方学者咸设位持心丧。有《周易说翼》、《泾野先生文集》等。

  24、吕 坤:(1536-1618),明学者。河南宁陵人,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陈天下安危,不报,遂称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着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非仙学、非释学、非老庄申韩之学,“我只是我”,建立事功才是真学问。着有《实政录》、《四礼疑》、《呻吟语》等。

  25、吕永吉:(生卒年待考),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26、吕夷简:(979-1044),北宋朝宰相,封号“申国公”。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字坦夫。进士及第,。真宗时,累迁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仁宗立,太后临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召文殿大学士。立朝忠耿谏议切直。十余年间,海内晏然。帝亲政后,内外事多以谘之,封许国公。年老,进位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后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

  27、吕天成:(1580-1618),明戏曲理论家。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一说名文,字天成。浙江余姚人。幼承家教,酷爱戏曲。后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订交,互相砥砺。所着《曲品》为评论传奇作家和作品的戏曲论着,保存了不少明代戏曲史料。又有《烟鬟阁传奇》十五种,杂剧八种,今存杂剧《齐东绝倒》一种,署名竹痴居士。今浙江省余姚人,明代戏曲理论家,着有《曲品》一书。

  28、吕天俸:清代大将,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29、吕留良:(1629-1683),明清之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石门(今嘉兴)人。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八岁善属文,旋通程朱之学。明亡,削发为僧,更名耐可,字不味,号“何求山人”。能医,故又号吕医山人。着书多种族兴亡之感。《维止录》一书对满清尤多讥刺。吕留良与黄宗郑羲,高斗魁等结识。卒后,清雍正十年因着名的文字狱“曾静案”所牵连,被剖棺戮尸,所着尚有《晚村文集》等,狱发,均被焚毁。吕留良学宗程朱,特别赞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30、吕大临:(1040-1092),北宋学者、金石学家。字与叔,京兆蓝田(陕西蓝田)人。学于二程,程门四弟子之一,与杨时、游酢、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通六经,尤精于《礼》。以荫入仕。元佑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程颢称其学说“深潜缜密”。着有《礼记传》。另着《考古图》,为我国最早较有系统之古器物图录。

  31、吕大防:(1027-1097),北宋臣。字微仲,京兆蓝田(陕西蓝田)人。皇佑进士。历知州县。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元佑元年(1086)任尚书右丞。三年拜相。与文彦博、范纯仁、刘挚等共执政,废除新法。绍圣三年(1094)罢知永兴军,后屡贬至循州。《宋史》称其“朴厚蠢直,不植党朋”。

  32、吕惠卿:(1032-1111),北宋臣。字吉甫,泉州晋江(福建泉州)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至参知政事。王安石辟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修官,参与制订新法条例。历知谏院、翰林学士。七年为参知政事。安石罢相,他执政弄权,安石复相,两人交恶。御史劾其不法,出知陈州等地。哲宗立,司马光复旧制,屡被谪。苏辙曾劾其“诡变多端,敢行非度。”“犬彘所不为,而惠卿为之。”《宋史》列为“奸臣”。

  33、吕蒙正:(944~1011),着名北宋大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第一。太宗、真宗时三度任宰相,为政主张“清静致治”,直言敢谏。以敢言着称,知人善荐。在对辽关系上主张“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宋太宗夸称京城繁盛,他却说城外还有很多因饥寒而死的人。能奖掖后进,衣服袋中有名册,分列各类人才,每遇朝中选贤士,便从夹袋中取出名册推存。他所推荐的吕夷简、富弼,后来都成了名相。辞官回乡时还以“弭兵省财,古今上策”为言。《宋史》称其“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善知人,富弼与侄吕夷简均为其所识,俱为名相。

  34、吕祖谦:(1137-1181),南宋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浙东学派先驱。字伯恭,祖籍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吕好问孙。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主管台州崇道观等。以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又受命编纂《皇朝文鉴》,迁直秘阁,进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家有中原文献之传,学识渊博,与名士张栻、朱熹等友善,讲索益精。卧病,任重道远之志不衰。卒。谥成。着有《古周易》、《书说》及《欧阳公本末》诸书。

  35、吕天成:(1580-1618),今浙江余姚人,明戏曲理论家。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一说名文,字天成。浙江余姚人。幼承家教,酷爱戏曲。后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订交,互相砥砺。所着《曲品》为评论传奇作家和作品的戏曲论着,保存了不少明代戏曲史料。又有《烟鬟阁传奇》十五种,杂剧八种,今存杂剧《齐东绝倒》一种,署名竹痴居士。

  36、吕天俸:(生卒年待考),清朝大将,曾剿灭了准葛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37、吕正操:(公元1905~今),辽宁海城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1922年参加东北军,次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沈阳同泽俱乐部主任,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参谋处长,六四七团、六九一团团长。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行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38、吕 展:(公元1919~1997年),湖南平江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八军战士、文书。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七一六团二营文书,雁北支队支队部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三十四大队参谋,平西军分区第7团参谋、教导队队长、三营副营长、团副参谋长、蔚(县)涿(鹿)宣(化)支队支队长,冀察军区作战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军区参谋处处长,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参谋处处长、随营学校校长,华北军区步兵学校第一大队大队长,石家庄警备旅旅长,北平纠察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新纠察团团长、纠察总队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纠察总队总队长,北京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兼北京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2月2日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39、吕 清:(公元1915~今),河南光山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麻城独立团排长、连长,军委工兵连政治指导员,中共中央外交部联络站站长、驻西安办事处副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副科长,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政治处主任,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政治部主任,朱瑞炮校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级炮兵学校副政治委员,松江军区副政治委员,黑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农垦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40、吕义山:(公元1912~1991年),山西崞县人(今山西原平)。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秘书,三五八旅教导大队政治委员,政治教育主任,政治处主任,旅直属政治处主任,旅供给部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三五八旅供给部政治委员,后方留守处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第一处副处长、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干部局副局长、局长,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41、吕仁礼:(公元1916~今),安徽六安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三军九十九师二九七团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红五军骑兵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十队区队长,山西决死第四纵队三十五团副团长、代团长,抗日军政大学三大队副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三团团长,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五旅十五团团长,第一野战军三军九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兵团九师副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师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42、吕士英:(公元1913~1989年),又名吕世英,河北临城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38年参加冀西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西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区队政治教导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七团营教导员,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训练股股长、作战股股长、团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赴东北干部团副团长,东满军区独立三师八团团长,东北野战军十纵二十九师参谋处处长,四一六团团长。参加了上党、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一四○师参谋长、一四一师副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副师长、师长。回国后,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研究员、战役研究室主任、战理研究室主任、战理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六基地司令员,炮兵技术学院院长,第二炮兵司令部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荣获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9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43、吕作松:(公元1913~今),湖北阳新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团政治保卫局保卫队队长,红五军团独立师副营长、营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总校区队长、队长,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兵站分站站长、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后勤总兵站部第十八兵站一分站站长、第一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后勤部兵站东线运输处科长、副处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副部长。参加了临江、辽沈等战役。1947年在四平战斗中立大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车运部部长,海军工程部副部长,海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海军学院副教育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44、吕炳安:(公元1917~1967),河北深泽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营政治教导员,地区队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三十一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辽西支队副政治委员,热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政治部直工部部长,广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兵役工作部副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7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五十岁。

  45、吕黎平:(公元1917~2001年),原名吕继熙,江西兴国人。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县少年先锋队总队长,中央红军学校政治部青年干事、机要秘书,红军总部一局参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一局作战科副科长,西路军总指挥部情报科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作了坚决斗争,并在斗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央委派入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成为我党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1942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在党中央的营救下回到延安,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飞行教员队队长,南京航空器材接收处处长,南京军管会空军部部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丹东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作战指挥员,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北京空军中级指挥员训练班主任、北京高级航空学校校长,福州空军指挥所值班指挥员、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22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46、吕继周:(公元1894~1943年),字续文,云南安宁人,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三军副军长。吕继周六岁时父母皆丧,随兄嫂度日。曾读过几天书,后迫于兄嫂之命,为几家农户放牛。一日,不幸丢失了一头牛,失主避他去找,并威胁他:“找不回来不给饭吃。”吕继周不敢在晚上进山找牛,只好向别人借了两个土豆果腹。第二天,觉得回家肯定没好果子吃,便决定进安宁县城做零工。他步行到县城,转悠半天也没零工可做,这时有人告诉他省城正在招兵,吕继周思前想后,决定去当兵,当即步行到昆明报名。从此,这个放牛娃迈向他人生的辉煌。当兵后,吕继周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因他机智勇敢,受到长官的赏识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第三军十二师三十五旅,历经列兵、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师长、中将副军长等职。吕继周领军治兵,以严着称。一次他率部沿赣江北上,傍晚船队靠岸,忽然有一个男子,背上背着个孩子、左手抱着个孩子、右手牵着个孩子,哭叫而来,跪在吕继周面前说:“求求长官开恩!”吕继周将他扶起来,询问原因。原来,他的胡副官抢走了他的老婆。当即问胡副官,胡副官默认了。吕继周顿时大怒,一巴掌将胡副官扇倒在地,喝斥道:“当军人就要保国爱民,你保的什么国,爱的什么民?来人,把他送军法处严办!”接着又将那个女人叫来训斥:“不许嫌贫爱富,快跟你丈夫领娃娃回家!”给了他们两块银元,打发他们上路了。1936年10月,吕继周与日伪蒙古王爷的骑兵打了一仗,获全胜,他在战斗中负了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即,他在4月将妻儿接道昆明安顿,后拜见了云南省主席龙云,龙云挽留他在家乡任职,吕继周婉言谢绝:“我当军人多年,怎么能在此刻退下阵呢,我要为打日寇出力!”龙云深受感动,赠款与他补充旅费。“七七事变”后,吕继周在第三军七十二团当团长,奉命在河北易县、新城、高碑店一带与日寇搏杀,因友军失利,他奉命退守保定、满城、高阳一线拒敌。后来太原告急,他又奉命驰援太原,日寇则派出一个精锐旅团在娘子关拦截。吕继周率部按照上级部署,避开日寇锋芒,提前将部队埋伏在娘子关附近的山谷,当日寇得意忘形地进入伏击圈后,七十二团官兵出其不意,勇猛出击,将日寇的队伍拦腰斩成几段,激战五天后,突破日寇的拦截,急行军赶到山西榆次,可惜此时太原已落入日寇之手,只好从太子谷退入山区。此战后,吕继周升任三十五旅旅长。1938年,吕继周奉命到临汾、曲沃、闻喜、侯马店铁路沿线抗击日寇。苦战三个月后,到中条山据守,这时他已经升任十二师参谋长,辅助指挥全师在中条山击退日寇十一次进攻,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吕继周还率部开展了游击战术,搞得日寇疲惫不堪,死死牵住了日寇两个师团的兵力。此战,吕继周有功,升任十二师师长。1941年3月,日寇集中了九万多兵力,进攻中条山。同年5月,吕继周奉命率十二师作军预备队,控制韩家岭、张家店、窑头等地。5月7日下午,八十军二十七师在王家窑与日寇激战,伤亡惨重,军情告急,他率全师增援1501高地,激战一小时后,日寇大部被歼,缴获战马四匹,山炮两门。5月9日拂晓,他和师部寸性奇、杨玉昆率全师在黑虎庙与日寇激战,日寇调集唐口的两千多兵力增援,黑虎庙呈拉锯战状态。5月10日后大雨,十二师随军部南进,在温峪与日寇遭遇,处境险恶,向东突围。因两天阴雨,突围未成,官兵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饥寒交迫。军长唐淮源与吕继周同仇敌忾,决心再次突围。军长命令他窑要千方百计突出去,向上级报告军情,并交代:“如果我牺牲了,你就代我指挥。”当天下午2:30,战况惨烈,军长唐淮源拔抢自杀,副师长寸性奇悲愤交加冲入敌阵与日寇搏杀,中弹阵亡。吕继周和杨玉昆哭着将军长、副师长就地简埋,继续战斗。军参谋长谭善祥后来在南涧沟聚集失散官兵四千多人,暂编为一个纵队向西突围。吕继周率领全纵队于日寇短兵搏杀十余次,血战中他与副官车子涵等被冲散,吕继周背部中弹,倒在阵亡官兵尸骸堆中,被卫兵拼死救出。激战五小时后,整个纵队终于突出重围,渡过汾河、黄河,在陕西韩城集结,后到洛阳整顿,又赴甘肃临洮休整。此战,吕继周因功升任第三军中将副军长兼参谋长。中条山战败,抗日壮志未酬,吕继周心中郁闷,积劳成疾,于1943年10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因吕继周抗日有功,他逝世后被公葬于甘肃临洮兴隆山成吉思汗墓侧。

  47、吕国铨:(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云南省“反共救国军“游击总部副总指挥。

  48、吕祥云:(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山东省保安第十旅旅长。

  49、吕德璋:(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西南区屯垦总队总队长。

  50、吕国铨:(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二十六军军长。

  51、吕晓韬:(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八十四师五,一团团长。

  52、吕公良:(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兼许昌守备司令。

  53、吕旃蒙:(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第三十一军参谋长。

  其他吕姓名人有西汉大臣吕产、吕禄、吕通,将领吕泽;三国吴将领吕据;晋音韵学家吕静;十六国后凉国君吕纂、吕隆;隋诗人吕让;北宋方腊起义军将领吕师囊;元大臣吕域;明臣吕翀;清文人吕抚,诗人吕坚清等。近当代吕姓名人有民主革命者吕大森,气象学家吕炯,电子学家吕保维,建筑师吕彦直,史学家吕思勉、吕振羽,语言学家吕叔湘,作曲家吕文成,音乐家吕骥,画家吕凤子,油画家吕斯百等。

  更多精彩:
  2016百家姓排名顺序最新排行榜
  百家姓戴姓排名是怎样的?
  关于百家姓大姓排名的揭秘
  关于百家姓储姓排名的相关资料

展开阅读
【八字起名】结合宝宝出生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弥补五行,平衡八字,发音好听韵律优美的好名字。
八字起名周易起名五行分析宝宝取名
已出生 未出生
已出生 未出生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