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火把节的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2日 10:35:55    作者:网络

  白族很重视火把节,火把节在白族是除了汉源节日之外最最隆重的节日,也是白族内部唯一一个共同的节日,为什么呢,因为白族是一个很不团结的民族分为白族民家,拉玛和勒墨三大民系,本是同根生,要互相好好珍惜。

火把节

  火把节是白民族内部唯一共同的节日。见于白族民家,拉玛和勒墨三大民系内。是白族全年节日中除去汉源节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官方认可的白族民族节”三月街“仅仅流行于泛洱海区域的南大理一带(参见:南北大理),其影响和重要性远不及火把节。火把节被简单地认定为彝族民族节也因此导致白族民间的很多怨言和不理解。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在当日白天做准备,在太阳落山后开始启动。主要有如下内容:
  竖火把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制作而成。费用由当年生小孩的人家负担。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燃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点火把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狂欢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会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在工业时代,化纤织物普及。化纤织物不耐热,所以遇上火把节是很惨的。

  尾声
  火把节近尾声时大家互相道别散去。同时到燃尽的火把下面捡木炭回去放在房子外面辟邪。

  总结:从前少数民族之间也会有斗争吧,可能是为了一块田一条河,甚至一头猪,大打出手,拳头大的才能享受最好的资源,其实人没什么不一样,都是那样吧。

你可能喜欢:
傣族传统节日开门节和关门节的民俗风情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白月的起源及风俗习惯
日本传统节日偶人节女孩子的节日
渔猎民族赫哲族的鹿神节起源及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的来历与习俗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