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藏戏 隆重的雪顿节藏戏简介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9日 10:19:39    作者:网络

  戏的类型有很多种,有传统的戏,还有地方性的戏,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戏的表演。藏戏是雪顿节的传统活动,在雪顿节的时候,每年都有藏戏的隆重表演,藏族同胞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一起看看民族节日雪顿节的藏戏简介。

民族节日

  藏戏
  藏戏,藏语称“阿吉拉姆”或“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个剧种。传统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唱腔、不同角色、不同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是一种综合艺术。

  l、藏戏的起源
  关于藏戏的起源,多数人的说法是从15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据说他建造西藏第一座铁索桥时由于经费、人力等各种困难。虽经3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建桥民工中七位来自西藏山南的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姐妹组织起来,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教化众人、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由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有七位美貌出众、仙女般的姐妹演出,人们便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指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现在的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因为它经过了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它真正形成自己的整套艺术形式,那是门世纪以后的事了。

  2、藏戏的面具
  藏戏面具在总体风格上保持并发扬了原始祭祀和民间艺术面具运用兽皮和粗毛线等材料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古色古香和稚拙之美,还有那种运用布片、呢料、棉絮等较为现代的材料所反映出来的即兴表现的随意性和制作上的自由性,使藏戏面具永远保持了民间创作的自然质朴、常演常新的状态。

  藏戏面具,从主要表现虚幻荒诞的“神”的世界,迈入了主要表现世俗的“人”的世界。藏戏各个剧种,程度不同地使用了面具,特别是蓝面具戏已形成了品种、式样众多的面具艺术。每一个面具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人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藏戏中得到更直接、更深层的表现。就如告密者和巫女,面具总是半黑半自,显示了他(她)们两面三刀、阴险毒辣的内心世界;年老的国王戴红色面具,因为红色是火的象征,意味着威严、猛烈;活佛、仙人、修行者使用黄色面具,这与近三百年藏传佛教主流派黄教颇有关联。除了人物面具外,藏戏中还有温巴面具、神怪面具、动物面具。

  戴面具演出,不仅可以更好地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坐在远距离广场上的观众观看,对角色人物的直观了解,也有助于演员对角色性格的把握和刻划,同时也使剧本、演员和观众这三者在同一时空产生出更强的艺术创造效果。所以戴面具表演,在今天仍然是藏戏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殊形式,从而形成了藏族戏剧体系中一大显着的艺术特色。

  3、藏戏的剧目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近300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提炼,保留下来直到现在。如今,在西藏最流行的传统藏戏只有八个,即《诺桑法王》、《卓娃桑姆》、《苏吉尼玛》、《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雯波》、《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藏戏。

  雪顿节除了吃酸奶,还要演藏戏。有人把雪顿节叫作藏戏节,不是没有道理。13世达赖时期,参加藏戏演出的团体达12个,他们是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藏戏班子和艺术表演团体。即4大蓝面具藏戏团体:拉萨的觉木隆,后藏仁布的江嘎尔,靠近堆地昂仁的迎巴,靠近藏北南木林的香巴;6个中等的白面具藏戏团体:雅隆的扎西雪巴,琼结的宾顿巴、若捏嘎,尼木的塔荣、伦珠岗,堆龙的朗则娃;两个小型的表演团体:一是曲水的希荣地方牦牛舞团体,二是工布卓巴(工布地方的单人鼓舞)。

  藏历7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各队都演出一些片段,头一个献艺的是宾顿巴和扎西雪巴,据说他们资格最老。7月初二江嘎尔队演出,剧目是(诺桑法王》和《朗萨雯蚌》。7月初三轮到迥巴队,《顿月顿珠兄弟》是他们的保留剧目。7月初四香巴剧团则推出《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和《赤美滚丹》等剧目。最后一天觉木隆队压轴,该剧团表演好,唱腔好。还穿插一些新花样,是最受观众欢迎,雪顿节最精彩的表演。

  小结:藏戏的表演中会戴着不一样的面具,穿着不一样的服装,还会唱着不一样的唱腔,这样是为了体现出人性的一些内心。

  你可能还喜欢:
  民族节日雪顿节开幕式图片欣赏
  美国的南瓜节日 具体是如何由来
  关门节几个不能 傣族关门节禁忌
  南瓜节只有美国有吗 节日会做什么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