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习俗,你具体知道哪些?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3日 16:09:05    作者:网络

  赫哲族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比较久的一个民族,也是在少数民族中相对人数比较少的一个民族。那么关于赫哲族你还了解多少呢?赫哲族有哪些习俗呢?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赫哲族的习俗

  赫哲族的分布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少数人散居在饶河县、抚远县、桦川、依兰、富饶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中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鳇鱼、鲑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搜索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的语言文字
  赫哲族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传统赫哲语交流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但赫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境内赫哲族使用基里尔字母拼写赫哲语。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学校教赫哲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5354人。使用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

  赫哲族的舞蹈
  赫哲人能歌善舞,从早年流传下来的舞蹈种类很多主要有萨满舞、天鹅舞、叉草球舞、鱼鹰舞、篝火舞等。其中叉草球舞是赫哲族人依据叉草球传统游戏而作的那刚健飞腾的舞姿,表现了赫哲青少年从小学习狩猎、叉鱼的本领。篝火舞是根据早年的跳鹿神舞整理加工的舞蹈,以示庆祝渔猎丰收。人们围在篝火旁偏偏起舞十分热闹,又称《欢乐的网滩》。反映从事渔业活动的舞蹈如民间舞蹈《冬钧》,表现了赫哲人在冰天雪地捕鱼情趣,这舞是一女子三个舞,激越,含蓄而又潇洒飘逸,反映了赫哲族妇女的勤劳勇敢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江乐》描绘了一对赫哲族青年夫妇开江捕鱼前一段生活场景,反映赫哲族青年渔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幸福执着追求。这是一个双人舞蹈,俏丽、明快,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祭祀跳神的萨满鼓舞,或模拟鸟飞的“哈康布力”和“天鹅舞”等等,都在潜藏着一种对未来美好追求和向往,在舞蹈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用舞蹈传递着这个民族的向上、淳朴和幸福。

  赫哲族的音乐
  在长期捕鱼生活中,赫哲族还形成特有的渔歌曲调,以抒发感情,如“赫尼哪”调就是赫哲人在捕鱼劳动休息以及织网、晒鱼的过程中所形一种民族曲调。它以轻松、明快的旋律表达了赫哲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渔歌是赫哲渔民劳动经验的总结,起到传授渔业生产和知识的作用。“五花山来秋江水,大马哈鱼把家归”来自《捕大马哈鱼歌》,“北风呼啸卷雪团,我在大江打冰镩”来自《打冬网歌》、《捕鳇鱼歌》等。其中我们最熟悉的那首《乌苏里船歌》:啊哈赫尼哪,啊哈赫尼啊,乌苏里江来长双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描绘了赫哲人渔副外长蝗生活场景,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怀。不仅如此,还有嫁乏调、伊玛堪、日本山等曲调。其中伊堪是以捕鱼生活中起源的,其含义是赫哲族语言中“鱼”的意思。这些民间音乐曲调悠扬奔放,富于民族特色,是古老民族重要文化积淀传承的精华所在。

  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么长,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
  赫哲族的妇女的绘画刺绣都很精巧,尤其图案艺术花样多、造型美观。其内容多反映了渔猎生活,其原料多是鱼皮、鱼骨等做工艺品。俄罗斯学者劳伟尔说:“那乃①——赫哲人是黑龙江艺术最天才的代表者,他们善于恰当地使用图案,尼夫赫人的大部分图案都是从他们那里借来的。那乃——赫哲人带为桦皮制品装饰一些附加雕刻物。把它们粘固或缝连在桦皮制品上。他们的桦皮纹饰可谓一绝,已经在黑龙江流域流传很广,对周边民族影响很大。”首先鱼皮剪纸,以表现各种动物多见,因这些动物的均强调外形,有面与线的变化,装饰性很强。描绘多为鸟类、鱼类等动物,人物少见。同时,神灵崇拜幻想中的动物如龙、双头鹰、鸟鱼合体、鸟龙合体等形象,都是萨满的神灵(赫哲族信仰宗教为萨满教)。同时还有鱼皮剪出的萨满树,一律都有树根,树干有的直立,有的弯曲十分形象。同时,赫哲族人充分利用鱼背脊与肚腹上所特有花纹色彩的明确变化,深浅花色,拼接成各种图案。或将上衣皮料剪出粗壮的曲线式回放,补缝到衣服上。黄色与黑色鱼皮,再配上片片鱼鳞凹凸痕迹,使一件鱼皮服饰既富有色彩变化又有肌理效果和对称的装饰味,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观念,最大限度发挥了天然材质的物质,从而体现出也古朴清雅的风格。鱼骨雕是赫哲人渔业生产的衍生物,是生产生活资源的附属品。鱼骨雕是赫哲人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赫哲工艺者发现了鱼骨有着令人惊纯的结构力量和形体的坚强的扩张感。赫哲族的传统节日,赫哲族的风俗习惯

  赫哲族的社会经济
  渔猎经济为赫哲人民生活的传统主要来源,“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20世纪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的狩猎
  狩猎是赫哲人赖以生存的一项生产活动。其狩猎工具主要有:猎犬,是猎人捕兽的有力助手,护身的卫士,又是拉雪撬的蓄力,是狩猎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史上称赫哲族为『使犬部』。海东青鹰;是赫哲族地区特产的鸟类、因其来自东部沿海、故名为海东青鹰,是猎人的助手。扎枪;是古老的狩猎工具,又是护身武器,此工具沿用至今。弓箭;是狩猎中较古老的工具之一,后发展有伏弩亦称地箭或暗箭。滑雪板;也称踏板,是猎人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之中追逐野兽的滑行工具。

  赫哲族的捕鱼
  捕鱼是赫哲族人最重要的日常行为之一,赫哲族人的饮食主要依靠捕鱼来维持。赫哲人捕鱼主要分为捕江鱼、海鱼两种,因海鱼以一定的时候入江产卵,所以捕捉要及时;江鱼则因气候变化进行捕捞。捕鱼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其中从“谷雨”到“小满”约一个多月时间称“春季鱼汛期”,是一年之中捕鱼大季节。这个时主要捕获吃活食的小鱼等杂鱼,这些杂鱼在稳水涡子里呆了一个冬天,随着开江的冰排顺流到没有洋排的稳水涡子里又停留下来,因此鱼群集中,捕获量大,有时甚至能捕到千斤的大鳇鱼。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叉鱼主要用连柄鱼叉或脱柄鱼叉。冰上叉鱼:是指当松花江结冰厚至四五尺,渔户凿开四处见方冰眼一个,上搭草棚一间,四面不透光线,渔夫逆流坐在冰穴之旁,鱼至暗入,游泳甚迟或竟不动,渔夫使用鱼叉掷之即可得鱼。同时还有网捕、钧捕,以及单钧捕鱼,方法多种多样,捕鱼的技术极力高超,令人叫绝。“虎儿哈,冰开后,无贵贱大小,以捕鱼为鱼,或钓或网以叉,每出必事载而归。剃发黑斤人最善叉鱼,认取鱼形水纹,抛叉取之,百无一失,虽数寸鱼,亦如探襄取物,不知何以神异若此。”赫哲人仅凭水面浪纹,就能辨别水下鱼种,据此捕捞,则十拿九稳。

  赫哲族的体育
  赫哲族体育活动较活跃,主要有叉草球、打木轮、角力、赛船、滑雪、叉鱼、顶杠等项目。从事这些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机智勇敢的性格,从而提高了民族素质。

  赫哲族的交通
  船类是赫哲族渔猎生产中主要工具之一,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夏季沿江走亲访友传递信息,运输柴草都要用它。早年“乌木日治”(桦皮船)起主要作用。这种船体轻制、作容易、速度快、挪动方便。船中只能一个人单浆划行或在冰道上,很轻便的运输工具。除此之外还有用牛、马拉的“雪橇”称“爬犁”,主要滑行在雪地或冰道上。挽“拖日气”①的头狗是经过训练的。每个“拖日气”可套五至七只狗,主要也是在冰地、雪地上滑行。

  小结:赫哲族他们的人数是不太多的,但是他们有着很丰富的民族文化。有很多热运动项目但是打木轮或者是叉鱼,还有很多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音乐和很多的舞蹈,这些他们都是非常的丰富,但是人口总数并不是很多。

展开阅读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