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日:京族哈节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6日 17:40:21    作者:网络

位于广西的京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用自己充满乡音的方言交流沟通,其乐融融地生活着,并且和其它少数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节日。其中,哈节就是京族诸多节日中比较受重视的。而哈节具体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个庆祝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隔海相望。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是每年一度的哈节。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万尾、巫头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虽日期各异,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

哈节的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娱神娱人。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位于村边,以上乘木料建成,坚固美观。哈亭正堂设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镇海大王”、“陈朝上将”等)和祖先牌位。

哈节活动可分为四个程序: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和唱哈。“唱哈”是哈节的高潮,所占时间最长。有“哈哥”、“哈妹”调琴击梆配唱,曲调有30余种;唱的有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颂神歌、苦歌、情歌等。“听哈”者以8人一桌入席,一边饮宴,一边“听哈”,其乐融融。最后一个程序是送神。送完神,历时数天的哈节才算结束。

每年一度的京族哈节由京族民间组织“众村”负责组织,通常是由“翁村”(村老)主持,“翁记”(文书)、主祭、陪祭、香公、哈头、“翁宽”、哈妹等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节庆之时,除了全村人都要参加外,在外地的京族人一般也要赶回来参加。此外,越南越族也有一些人来参加(越南越族举行哈节时,京族也有一些人应邀前往参加)。独具特色的海民族哈节,是中华大家庭民族文化一朵绚丽的奇葩,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2月,入选防城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京族哈节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目前在广西京族三岛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传说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在此吃人翻船,兴风作浪。一日有位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船主要把乞丐推下海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氵万尾、巫头、山心“京族三岛”,头部漂流至越南成为氵万柱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大王”,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