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起源什么时候,工艺制作有哪些步骤?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0日 17:41:55    作者:网络

  苗族是我们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比较多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以及自己独特的独特的风俗习惯。那么关于苗族的蜡染起源文化以及工艺制作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苗族蜡染起源

  苗族蜡染制作工艺失传传承建议
  苗族是一个善于自然张扬个性的民族,从其身上绚丽的服饰可以看出苗族文化的魅力再现,苗族服饰多姿多彩关键在于蜡染艺术。苗族蜡染技艺是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蜡染与苗族的生活息息相关,苗族蜡染是苗族妇女神奇智慧的结晶,彰显苗族历史变迁的文化脉络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很多苗族地区都流传有《蜡染歌》,叙述苗族蜡染的起源与成就,刻画着苗族的勤劳与勇敢,鼓励着苗族不断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当今苗族蜡染受诸多因素影响,丰富多彩的蜡染艺术将面临消失,本文就苗族蜡染艺术作些探讨,以唤大家关注。

  一、蜡染的制作过程
  1、材料准备。
  (1)布料(ndoub)。布料一般以白色的麻布为主,也可以是棉布,大人的裙子长五米(一丈五)左右,宽一尺左右,小孩的看孩子大小而定。

  (2)蜡笔(dlad)。至少要有三支,大蜡笔一只;用于画直线,中蜡笔一支,用于绘花;小蜡笔一支,用于打点点(nteut);有的还需要一支铁笔(dladshub),用于画虚线。

  (3)蜡锅(midyal)。一口小铁锅,能装一二两融化的蜡汁就行;

  (4)画板(zasndrangxdab)。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约一米左右,宽约五十公分(比布稍宽一些就行),主要用作垫板。

  (5)蜡(jab)。蜡一般以白蜡为主。除此之外,还要准备染料靛蓝(ngangx)、染缸(ndreud)等。

  2、制作程序。
  第一步,烧蜡(hleudjab)。将火燃好,将小锅支在火上,把一二两蜡放在锅中,等蜡融化,温度升到60—70度之间时,将火退小,使蜡汁保持一定的恒温。因为温度太高,蜡汁点在布上便立即渗浸四周,不仅使花纹模糊不清,还会使花纹的粗细不匀称。如果蜡汁的温度太低,蜡汁点在布上就粘不稳,等蜡汁完全冷却后,就会脱落,花纹就不存在。用蜡笔蘸蜡汁时,也要在锅边停歇片刻,让多余的蜡汁流回锅中,使笔里的蜡汁刚好合适,这样才能保证绘出来的花纹粗细一致,条纹均等。在画蜡过程中,蜡汁的温度和蜡笔在锅边停留多久,全凭经验和感觉,所以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

  第二步,蜡画((ndrangxdab)。绘制花纹很有讲究,一般着重大方向细小节。首先是沿着布的边长,从外到内画直线(jangddab),一般是画完一边再画另一边,三根线为一组,隔出打点的和绘花纹的空白(midbleud),有的还要隔出缝毛线和缝花边的空白,怎么隔关键要看自己的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必须保持对称原则。画好该画的直线之后,就该顺着宽画与刚才垂直的直线(nzholdab),用四根线为一组,隔出打点的小空白和2—3厘米绘花的空白(ndlel)。这样的空白留出四至五个之后,就可以留一个正方形的大空白(bleud),就这样依此类推画下去。当然怎么空出也完全可以根据传统模式和现实爱好进行设计。直线画完,就开始绘图案了,图案包罗万象,一般情况图案以自然纹与几何纹为主,如画自然纹就直接用蜡笔绘出各种类似于花、草、叶或者云、雨、水等的花纹就行;而画几何图形一般绘在正方形的大空白里,先用铁笔沿正方形的两个对角画虚线,虚线与虚线之间的距离3毫米左右,就这样画出一个个小菱形,才用中等大小的蜡笔从中心点往外绘出一幅幅形状对称,有规格的美丽图案(bleudsub),类似于土地、城墙、生活用具或者动物图形等等。在框边沿打点点做锯齿形(hnadgeut),不要打成一顺,也不要打在中间,要齿对齿,背对背地打,才显示出自然属性的有机整体。

  第三步,染布(ndroukdab)。等到一块布料花纹全部绘好后,就将布料拿到染缸里面去染。
  在染布之前,先要准备好靛蓝,靛蓝的制作一般在农历6、7月份,那个时候蓼蓝已经长得很茂盛,把蓼蓝割下来(割蓼蓝最好的时辰在早晨或者傍晚),放在染缸里用清水浸泡三四天,把残渣捞尽,用半斤石灰搅在泡过蓼蓝的水里,用瓢将水一瓢瓢地舀出来又往缸里倒(ndoukngangx),直到浑浊的水变得有些清澈。这样之后就不要动它,等到它完全澄清,才把清水滤出去,剩下的就是靛蓝,把靛蓝用桶之类的器具装起来备用。

  一般染布不在五黄六月染,除此之外都可以。如果要染布,先用1—2斤的柴灰伴一把蒿子(sodnzhif)和一把风叶(nblongxjuat)煮,直到水色变得有些深红,才把它滤在缸里,等水冷后把一斤左右的靛蓝放在缸里,用一根棒棒逆时针方向搅动,每天搅动三至四次,把握时间间隔,直到搅动时泡泡能像啤酒泡一样升起来,不搅动时,水面上仍然有碗口大的泡泡不会消失,靛蓝水才算发好了,一般发好靛蓝水需要一两周的时间。

  靛蓝水发好后,倒上一二两酒,把绘好的蜡布放进去浸泡,蜡布放进去一小时左右,把它捞出来,在缸口上搭一根横杆(或者棒),把蜡布放在横杆上晾,水滴在缸里,等布晾得半干,又放进去浸泡,就这样反复浸泡两三天,等缸里面的泡泡变成白色之后,把蜡布捞出来,拿到河边冲洗。再往缸里放靛蓝和酒,将冲洗好的蜡布晒干后又继续浸泡,一般染好一块做裙子的蜡布要放三次靛蓝,染出来的颜色才算理想。

  感觉蜡布已经染好的话,还要再次拿到河边冲洗,让清水冲去浮色,之后就将其放进锅里用清水煮沸,使蜡完全融化,随后又拿到河边反复冲洗,直到干净,并晒干。而融化在锅里的剩蜡,等水温冷却后,在水面上凝固,把它捞起来留着,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这个程序完成后,蜡染的整个制作过程才算完成。

  二、蜡染工艺面临失传的原因
  按照苗族的生活习俗,女人主管家人的衣物,所以苗族女人对自己的衣物花样就很有建树,蜡染工艺赋予苗家女自然的天赋,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苗族家教的古话说“无技女人难成婚”,意思就是说女人从懂事后就得跟随母亲学做服饰技艺,没有基本的技艺是被人瞧不起的,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子所穿戴的服饰折射出该女自身心灵手巧的分量。于是,在苗族的生活圈里,苗族妇女自觉地义务地教育自己的儿女,并传授蜡染制作艺术。因此,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蓼植麻、绩麻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不辞辛劳地将苗族灿烂的服饰文化制作技艺代代传承。然而,目前苗族蜡染却面临着失传,究其影响原因诸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客观原因

  市场发展的次代产品影响。由于当今的化工纤维、生物纤维和丝制品的大量涌现,大大降低了布料成本,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使人们脱离了烦琐的蜡染制作程序,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新产品替代。还有随着机器产业化快速推进,各种印染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电脑制作的花样繁多,印染产品主动占领了蜡染市场空间。

  民族融合文化同化的影响。由于现在是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很多强势知识改变了现状,民族融合进程加大,许多民族文化自觉融合而逐步消亡。

  (二)主观原因
  一是工序繁琐。蜡染原材料主要是麻布,麻布要经过种麻、割麻、绩麻、煮麻、纺线、织布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麻布的工序特别繁琐,整个过程历时需要八九个月。
  二是耗时太长。手巧熟练的人,一般绘好大人的一块裙子,要用四五天的时间,而且要专门从事,有时还要挑灯夜战,才能在这个时段内完成。另外蜡染与挑花刺绣不一样,挑花刺绣由于布料面积小,可以装在包包里,去到哪里,只要有点时间都可以拿出来绣,而蜡染由于面积大,又涉及到很多工具,只能专门抽几天时间,坐下来集中精力地绘。染的过程也因为一会儿要捞出来晾干,一会儿要放进去浸泡,也不能离开很长时间,所以整个过程耗时太长。

  三自身文化观念淡薄。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苗族群众为了生计不得不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大部分苗族妇女加入了打工队伍,一年到头在外奔波,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蜡染工艺,只好放弃自己多姿多彩苗族服装,改穿大众化的中华民族服装。现在问苗家女什么是蜡染,只有40岁以上的人还能说得清楚,30岁左右的有人说见过,但20岁以下的根本不知道了。

  三、传承蜡染的意义
  (一)活历史的文化再现。
  对蜡染工艺的传承,除了工艺本身之外,传承的更是苗族人民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和情感场景的再现,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些心灵符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理想化的完形图案,描绘出苗族生活的文化魅力。这种图案沟通着人们的心灵,架起一座座苗族人民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就像一条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使苗族人民无处不在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灿烂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魅力渲染下,苗家妇女才倾其心血去绘、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思乡情结,才有了如此意蕴深刻,才有被称作“把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

  (二)崇尚自然的追求。
  蜡染图案主要来源于自然景象,从很多的植物纹来看,就是其生活周遍的食物来源,如螺旋纹(ghangbgheux)、蕨菜叶(nblongxshuab)等。其花纹有疏有密,疏而有度,密而不紊,各种自然纹相互交错,浑然一体,表现了苗族在颠沛流离的迁徙过程中对自然的亲和态度,体现出苗族人民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的美好愿望,也正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核心意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

  (三)勤劳智慧的载体
  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再加上它的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染蜡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给人以整齐、紧凑感。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每一个构图都体现着用心良苦,每一幅图案都反映着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每一道工序都彰显着她们的勤劳与耐性。因此,苗族蜡染工艺的传承,表象体现的是苗族妇女的技艺,更深层次是展现了苗族妇女对图案的创造能力、对图案形式的塑造能力以及对美的规律的掌控能力,彰显着苗族人民的智慧。

  四、蜡染的传承建议
  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人类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开始了全球规模的文化交流,现代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苗族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的民族,不论在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是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他们都能适应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并原始地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而生存发展,成为现今世界一个跨区域的民族。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苗族都还穿着自己朴素的民族服装,闪耀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苗族蜡染制品能够获取当今文化价值认可之必然所在。同时,苗族蜡染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在整个染织美术届久负盛名、独放异彩,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是苗族人民最值得骄傲的民间艺术。因此,对苗族蜡染发展建议:

  (一)政府应加强对苗族蜡染立项保护。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智慧的产物,民族文化激励着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就蜡染工艺的发展保护问题,政府首先应当作为一个宣传者。相对于个人或者一个小的团体的力量,政府的宣传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提倡鼓励和保护苗族蜡染工艺,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蜡染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保护。当今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营造中华民族文化氛围,塑造中华民族之精神,而苗族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政府应当积极应对,抓紧挖掘整理边危保护项目立项。

  虽然现在对苗族文化的关注程度较之以前已经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只有小范围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的学者或艺术工作者以及部分当地百姓对蜡染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独特的苗族蜡染工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蜡染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仅靠一小部分人对它的了解是不够的,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其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加强对它的保护意识,才能使其开枝展叶,发扬光大。比如在苗族聚集地区的职业高中开设蜡染专业,在艺术院校开设蜡染工艺欣赏课等。

  其次,政府还应该作为一个倡导者,对从事蜡染工艺的个人或企业在税收、补贴政策方面给与倾斜扶持,调动其积极性,使苗族蜡染得到合理的开发与保护,使蜡染技艺有序传承。

  (二)走产业化之路。
  苗族服装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化,任何一个苗族妇女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买到喜欢的衣裙。所以,要让蜡染像过去那样由民间代代传承是不现实的,那种小作坊自给自足的方式费力、费时、费工,仅仅只是为了穿的话,现在的人宁愿出钱也不会出工,这也是实行产业化能获取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生产苗族服装的印染厂,应承担蜡染的保护与传承。对一些愿意从事蜡染工艺的苗族女孩进行培训,培训合格招她们成为专门从事蜡染的技术人员。用蜡染工艺缝制的裙子要比印染的贵一两倍,这是对其艺术价值和劳动价值的肯定。蜡染制品虽然贵些,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苗族的生活也日益好起来,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另外,为了把苗族蜡染推向市场、推向全球,既要缝制传统风格的裙子,也要缝制新式风格的裙子;既要缝制苗族妇女可以穿的裙子,也要缝制其他民族也可以穿的裙子。除了用来缝制衣裙外,还可以缝制成背带、背包、桌布、装饰品等,将其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从而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但作为装饰品,图案要有所创新,创新不仅要有所突破,还要具有苗族的特色。比如在一块正方形的布上,周边画上苗族蜡染中正方形的那种图案,采用菱角对菱角的形式,沿着正方形的边围成一个正方形或者菱形。中间画上一位漂亮的苗族妇女正在绘画蜡布或者绩麻、织布等,这样的图案还兼有记录苗族传统生活习俗的作用。当然这需要具有一定绘画功底的技术人员,这样的技术人员厂家是完全可以招聘的。

  蜡染工艺向产业转化,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国内外市场广阔,这将是保护和传承苗族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带动广大苗族妇女致富的途径,从而体现出苗族蜡染工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营造热爱苗族蜡染艺术的氛围。
  为使苗族蜡染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首先作为苗族本身来说应积极学习蜡染制作工艺,热爱本民族蜡染文化,想法设法投身蜡染创作与实践,推进蜡染产业化发展。其次作为从事苗族服装加工的个人或企业,在对服装进行改革时千万不要忘了本质。苗族裙子缺少了蜡染的那一部分,就失去了淳朴,失去了厚重,失去了审美的价值。再次每年的花山节在开展各种活动比赛的同时也开展蜡染作品评比活动,以此调动更多的人积极学习蜡染工艺。

  小结:苗族的蜡染是闻名中国海内外,因为传统的工艺,和独特的制作方法,所以很多人都无法直接的模仿他们的工艺。现在因为科技的发达,随意苗族的蜡染也走上了比较全面的一条线路。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