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羌族历史文化和羌族文化现状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10:47:00    作者:网络

  羌族是中华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它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那么羌族发展到至今,羌族现在的文化和羌族历史上的文化有什么不用的地方呢?有哪些文化是完整的传承下来,哪些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呢?下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羌族历史文化
  一、羌族历史文化
  1、羌族语言文字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本身就是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很遗憾,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始终不能遇到1个完全精通羌语的人。即便是年纪较大的老人家也只能说或是听懂几句零星的羌语。从资料中得知,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十二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羌语支语言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由于各地的羌语相互不通,缺少语言充分使用的环境,目前使用羌语的人越来越少,其中青少年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家羌族手工艺品店里我们遇见了1个对羌族文化相对比较了解的店员,在她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当然因为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都用汉字标注。我们都饶有兴趣地学起来羌语,但是语言不去运用总归是要遗忘的,当时记得很清楚的现在也都忘光了,这大抵也是羌语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羌族没有文字,这是我们调研之前所了解到的。我们在羌民族工艺品上见到的文字往往都是云南的东巴文字。但是在一个民间艺术家口中得知,其实羌族历史上曾经有过文字,早在远古的时期,羌人就曾有过文字创造。有些刻在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还能找到,大体可以释读。至于后来遗失也有一段民间传说。相传那是的文字是记载在羊皮上,而懂文字的也仅限于祭师。有一个祭师由于多喝了些酒,不慎把羊皮掉到了河里,从此羌族文字也就消失了。当然传说也只是传说,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很早就用汉文记事,羌族文字长期不使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经专家学者的努力及地方的支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于在1991年创制完善并试行成功。在50余所中心小学、5所初中高中学校和130余所村小开设羌文课程羌汉双语教学试点,约1万多名羌族学生接受了羌文学习。

  2、羌族服饰
  绣满花朵的羌族服饰告诉我们羌族人民从古以来就爱美,家里的成员都穿着自己做的衣服,上面绣着形态各异的花朵,甚是美丽。羌族服饰上绣的羌绣是不得不提的。
  羌绣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早在明清时期,羌绣已在羌族地区十分盛行。羌族刺绣工艺的针法,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人们日常所见的花草、飞鸟、游鱼、禽兽等。这些充满生物灵气的自然存在被创造成为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多象征吉祥如意、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凤穿牡丹”等等。表现出羌民族粗犷豪放又不乏细腻的性格。
  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通带、背带、袖套、裤子、裤管、鞋帮、鞋垫、枕巾、手帕、衣边、衣袖口、香包等,从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稍作统计,我们就得知,用于羌族服饰的刺绣图案就有100多种,真是五彩缤纷。这些装点其美好生活愿望的刺绣工艺精湛,朴实严谨,布局巧妙合理、深浅适度,使审美形式与功能形式自然地结合起来:一是出于穿戴的美观,二是增加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羌绣凝聚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反映了他们超越现实的梦想,与他们的现实环境紧密相关。他们民族内心存在的感恩情节使得他们崇尚大自然,将自然绣于身上,这是他们的信仰。
  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腰带和绑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织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欢在腰带上佩挂镶嵌着珊瑚的火镰和刀。
  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
  羌绣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文化的发展。我们得知羌绣是以它的针法特点、色彩的鲜艳明亮、用的粗线而与众不同的。羌绣对羌族文化整体来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羌族舞蹈
  羌族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祭祀性、礼俗性3种类型;但从活动的目的性看,许多形式都带有祭祀神灵,祈福攘灾的含义。主要形式有:“萨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耸瓦”等。舞蹈多是围着火塘和相互牵手进行的,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的形式,参加者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围成圆圈进行。羌族长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羌舞美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是听到羌族的音乐后自然而然的想要和着音乐跟着节拍翩翩起舞,正是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对舞蹈的热爱,进而对生活的热爱是感动我们的地方。
  在不同节日或礼俗活动中,有相应的舞蹈和歌曲,歌曲的名称即该段舞蹈的名称。舞蹈组合虽因曲而异,但基本动作多相同,一曲一舞,不断反复,跳完又换新曲,又会有不同的舞蹈动作,与音乐合二为一。所用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这独具魅力的羌舞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着名。在吉娜羌寨里,我们看到了震后仿建的碉楼,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下而上向内稍倾斜。据当地的老人家介绍,以前他们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神奇地是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即便是经历了大地震也较少有倒塌的。碉楼各层有独木梯上下,底层圈牲畜,二楼以上作卧室、贮藏室,顶部供神灵。号层开斗框形射击孔;也作窗户。建筑石碉为羌人生活中大事,择日、祭神、款待匠人都要放火炮、摆酒宴。呜铁铳、跳锅庄、喝咂酒,载歌载舞。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涧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当然现在当地这样的建筑都比较少了,基本上是在政府规划的旅游区中才能见到,主要的功能也从原来的居住,防御转变为现在的旅游观赏。

  5、羌族历史
  历史上的羌族分布遍及青藏高原,其重心在高原东部北部及其周边,包括黄土高原西北部和秦岭西段两侧。羌族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羌”原是古代汉人对居住在祖国西部的游牧部落的泛称,秦汉时期,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羌人中的冉駹部落则活跃在川西北岷江上游一带。在历史上曾处于强势地位。汉代以后,随着中央王朝和西藏地区两个权力中心的扩张,羌族的地域文化和人口逐渐萎缩。唐宋以后,则羌族多融入汉族或其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羌族中的若干分支由于战争、迁徙等种种条件和原因,逐渐发展、演变为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而如今的其他民族大多由羌族而来,可以说是羌族的后代。这一场兴衰史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们更了解了这个古老的民族。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羌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融合,而至今仍存在的便包括了北川这边的一支。我们来到这里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深刻的意义。

  二、文化现状
  由于受到“5.12”地震影响,不仅使羌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使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死亡、失踪羌族群众达2万多人,绝大多数长期从事羌族文化工作和文化研究的本土专家遇难,保存在该县的大量当地羌族文化资料被掩埋在废墟中,许多人由北川羌族自治县遭受地震毁灭性破坏、北川县羌族文化研究者队伍及其收集的羌族文化资料被废墟掩埋。
  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发现羌族文化核心区的原生羌族文化总体上保存基本完整:河谷地带代表性古碉、古村寨等物质文化遗存受到一定程度破坏,但大多数基本保存完整,受损建筑大多可以通过维修、修复予以复原或大体复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仅有个别损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羌族民众群体绝大部分仍在;文化部门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系统记录的最具价值的大量羌族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图文、录音资料保存基本完好;受地震破坏及次生灾害威胁较大的主要为高半山羌寨,但因这些村寨人员伤亡较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仍在,其文化传承不会中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羌族文化并非经过此次汶川大地震才成为濒危文化,而是在历史的变迁中早已成为濒危文化。羌族巫师释比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只有几位老释比能够解说部份经典内容、传说中原有50多部经典也仅能背诵20多部。
  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引起了海内外的空前高度关注,羌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跃上了全社会关注、集国家之力实行综合保护并拟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新阶段。保护好羌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根、保护好巴蜀文化之源。同时,羌族聚居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遗产“藏羌石碉和村寨”所在地,并位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至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九寨沟和中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遗产“若尔盖湿地”的必经中继区,保护好羌族文化及其文化空间环境,对于羌族地区乃至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在我们所见的当地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我们感到当地过分重视羌族的旅游开发价值,忽视了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独特文化氛围已越来越淡,逐渐失去了以往独特魅力。从中反映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旅游开发中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脉与经济的和谐共生。“5.12”大地震对于整个羌族群落的破坏,以至于影响到了羌族文化的延续。现在很多羌族年轻人已经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对于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让我们不得不对羌族文化的保全前景感到担忧。

  基于对羌族文化现状的调查,我们对重建羌族文化有了以下建议:
  1、大力推行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及配套政策
  在羌族地区的中小学适当恢复羌语文教育,并在升学时对羌语文学习者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并且应在相关的研究机构和民族高校,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设置课程培养更高层次的羌语言文化人才。
  2、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民间组织作用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政府难以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务,在废墟上文化的重建显得更为艰巨。这个过程不仅持续时间很长,而且所需资金额度也很大。在这种社会发展的特殊状态下,民间组织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助手。
  3、培养羌族文化研究、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骨干队伍
  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需要1大批从事羌族文化研究和传承的人才,对羌族青少年和羌族文化消失较为严重地区的羌族群众进行羌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力培养有关方面的人才,形成一支羌族文化研究、传承和传播的骨干队伍,解决羌族文化保护的人才问题。
  4、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嫘祖和大禹文化、古蜀文化、“昆仑”文化和仙道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宣传并与四川、与羌族地区的灾后文化重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产业经济价值。羌族地区部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羌族地区的山地适宜发展山地种植业和养殖业,对于羌族地区恢复经济生产、促进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5、体现羌族文化特色,建设羌族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
  羌族文化的保护重点在于其文化特色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极为重要。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一定的文化传承空间及其环境,其中建筑风貌、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自然环境等要素最为关键。因此,新建城镇应当在建筑风貌上体现羌族建筑文化特色或其文化要素,并建设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解决新建城镇和村寨区域羌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所需的空间环境问题。
  “5.12”大地震对于整个羌族群落的破坏,以至于影响到了羌族文化的延续。羌族文化在地震中经受了损毁的磨难,在地震后期待着重生与复兴。对北川地区羌族文化保全现状,以及受地震影响而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对保护羌族文脉传承,对促进羌族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仍希望我们的行动可以让羌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而对于羌族文化,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让传统与现代传承、发展,将生活重建、文化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和谐共生,才是一个民族的发展之道。

  小结:羌族虽然受到“5.12”大地震影响,许多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建筑被破坏,但是,当地人民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压倒,积极重建。保护好现有的文物,继续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