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风俗习惯_你具体都了解哪些?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7日 11:32:05    作者:网络

  锡伯族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他们口语自称为slwe或者是sibe,经过了一系列的历史更改最会确定了叫锡伯族。那么关于锡伯族的风俗惯,你具体都知道哪些呢?哪些是你不太了解的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锡伯族

  锡伯族音乐舞蹈
  民间音乐:锡伯人能歌善舞,锡伯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戏剧音乐(锡伯人称秧嘎牧丹)又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平调是指锡伯人在东北时就有的音乐。锡伯族的说唱音乐曲式结构比较简单,十分方便记忆和流传。锡伯歌曲的内容大多与锡伯人的历史、生活、婚嫁、劳动有关。锡伯族说唱音乐中最着名的曲调有:田野歌、蝴蝶歌、海兰格格、打猎歌等。

  美女
  民间舞蹈:锡伯族的代表性舞蹈是贝伦舞。贝伦舞的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的双手上,下肢的动作不多。特点是扭肩、甩臂、拍地、甩胯。男子舞恣粗旷、洒脱,女子舞态优美、舒展。贝伦舞多为男子先出场独跳几个回合后,邀请女伴入场。在男女共舞时,两人身体不能接触,否则会被认为技艺不高。萨满舞是锡伯人从萨满的跳神借鉴而来,萨满舞分单人和双人两种,无论何种,舞者均着萨满装束,双手分持神鼓和鼓槌等萨满神器,边跳边唱《萨满春》。

  锡伯族婚姻俗
  锡伯族婚礼隆重而热闹,一般多在农闲的深秋或初冬举行。
  当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就会找一位有威信、能说会道或与女方家庭关系密切的人去提亲。提亲时要带一瓶礼酒或其他礼物,这叫“登门礼”。如果女方家接受了“登门礼”,媒人第二次就把男方带去,由媒人正式提亲。经过数次登门造访,女方长辈便择日正式许亲,这一天实际是男方在女家举办一次小宴宴请女方的直系亲属,这叫“认门宴”,从此两家便结成秦晋之好,开始礼尚往来。 从许亲到正式结婚,还有许多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订婚仪式,称为“行肯协仁”(叩头礼)。叩头礼标志两家已缔结婚约,是不能随便推翻的。叩头礼上,还要大致确定婚礼的日期。

  锡伯族的婚礼十分隆重,一般亲戚朋友和街坊近邻都要尽力相助。婚礼进行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聘请奥得尔阿姆(简称奥父)和奥得尔额妮(奥母)“奥父、奥母”,意思是迎亲老人,男方要在新郎的长辈中,选择与女方父母辈份相同、年龄相当、声望高、善于辞令又能歌善舞的男女各一人,作为娶亲队伍的全权代表,协调解决迎亲过程中的各项事宜。此外还要挑选6名“打丁巴”的小伙子和几名年轻姑娘,组成迎亲的队伍。

  婚礼前后要进行好几天,主要是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男家进行成婚大典。出嫁仪式,是在女家举办的以宴客为主的礼仪活动,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第二天男家举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协仁”。新娘的嫁妆要由哥嫂和娘家的人亲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开启箱笼展示嫁妆时,新郎的母亲就往箱柜里塞钱放红包,祝愿新婚夫妇金银满箱,幸福长存。娘家的人认为满意后,锁好箱子,移交钥匙,以示大权转交给了新郎家。迎亲队伍临出门前,岳父还要将两瓶装满五谷种子的瓶子送给新郎,以祝将来五谷丰盛,粮食满仓。

  新娘由伴娘扶着和新郎并肩而行,在正房门前,新郎新娘面北叩首,参拜天地;然后,新郎跨入门内,隔门栏男女对跪,新郎用马鞭挑下新娘的红盖头;之后,新娘进屋,在灶前对跪,用“哈达”将切成片的羊尾巴油投入灶火之中,以作“白头之誓”。此后,夫妻才到正屋,先向喇嘛叩头,喇嘛摸顶后,再向父母跪拜,这一切完毕后,新娘入洞房,等到晚上喝“合欢酒”后,才下炕,给公婆敬酒。
  婚礼这天,男方要大宴宾客。宴客直至晚上,还要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第三天,新郎、新娘上坟祭祖,男方一般还要宰羊宴请亲家及其家人。新婚夫妇第9天回门

  锡伯族服饰
  锡伯族的服饰是在清代满族服饰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服饰特点。
  男人穿的长袍,衣领不高,大襟钮扣在右侧,左右下面开叉。选用的布料,多为蓝色和棕色,也有青色的。长袍外套马褂,多为青色。短袄,多为青壮年劳动时所穿。腰带,多为青、蓝色,用布料或缎料做成,也有用皮制作的。帽子多为圆顶帽或双沿帽。

  锡伯族妇女也穿长袍(旗袍),式样与男式差不多,只在边沿袖口用花边来点缀。青年妇女多用色彩鲜艳的布料或绸缎来制作,两边开叉较低或不开叉。女人穿坎肩,多为对襟,左右开叉。青年人多在背后开叉,左右不开叉。中老年妇女夏天包白头巾,冬天多戴棉毛坤秋帽。未婚女子包花白巾,梳单辫子,喜欢戴花,新婚妇女结发,在脑后盘结,插上簪子,戴各种金银宝石等首饰。

  锡伯族饮食惯
  锡伯族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典型食品:发面饼、布尔雪克炖鱼等。

  锡伯大饼:“发拉哈额芬”为锡伯语,意为发面饼子。锡伯大饼独具特色,深受锡伯族群众喜欢。这种饼大而薄,微起点点烤黄的小泡,色淡黄,却不夹生,柔软可口,锡伯人早餐待客时多用这种鲜饼。主妇前一夜就发好面,早炊前再掺入适量面粉和苏打粉(或碱),再“醒”十几分钟,便可烤制。擀面要求又圆又匀,厚度为半公分左右,大小以锅为标准,可大可小。将锅烧热,要求掌握火候,不宜火旺或火小,贴上擀好的面饼,待微起点点烤黄的小泡后,再翻一面,这样三翻九转即可烙熟。用发面饼佐以锡伯族特有的菜肴,别有风味。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

  花花菜: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也叫“花花菜”。每年秋末,锡伯人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罐里,各种蔬菜都保持了原有颜色,红、绿、白、黄等色彩分明,在缺少新鲜蔬菜的冬天,一盘色彩分明、味道鲜美的花花菜能激起人们的食欲,有的人家可以把花花菜吃到第二年秋天。

  布尔雪克炖鱼:布尔雪克炖鱼也是颇具风味的锡伯菜肴。“布尔雪克”是一种野生的香菜,这种草具有奇特的香味,因形似柳叶,故锡伯人称“布尔哈雪克”,译成汉语就是柳叶草,也有译作鱼腥草。鱼腥草炖鱼,一般将鲜鱼去鳞片开膛洗净剁成块,下锅清炖,加盐、辣椒面和鱼香草嫩茎,鱼肉和鱼汤特别清香。

  韭菜盒子: “色姆克尔额芬”即韭菜盒子。色姆克尔额芬具有辛辣可口、味美香浓的特点。每逢春秋两季,锡伯人家都会割来新鲜韭菜,拣好、洗净后切成丁状,加适量清油和食盐在盆里拌好,然后把和好的死面分成若干拳头般大小的面团,擀成薄而圆状,将准备好的韭菜馅均匀地铺在面饼的半部,再把另一半折过来,边子压实,贴到烧好的锅里,三翻九转即可上桌。 这种韭菜饼子,面饼擀得越薄越好。烙饼时,浇以适量清油,即成油炸韭菜饼子,味道更佳。

  锡伯族居住惯
  锡伯族先民拓拔鲜卑部最初也以穴为室,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就是锡伯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锡伯族原始部落,还用取材方便、容易建造的“草窝棚”作原始住宅,后随社会的发展,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被更为先进的帐篷、马架子等住宅形式所代替。

  锡伯族西迁伊犁河谷后,从狩猎部落转为农业民族。被编入满洲八旗之后,以族为单位,按八旗八牛录,每牛录周围修筑城堡,城墙上筑女儿墙,女儿墙隔数米处留有一垛口,以备兵乱。城堡周围大小不一,大者七八里,小者则四五里。

  在牛录内每家均自成院落,以矮土墙围成庭院,庭院一般都分前后院,前院修盖马厩,牛羊猪圈、草棚和农具棚;后院是菜园,栽种各种蔬菜、果树、花卉和榆、杨树等。住房一般为三间,也有多至五间者,屋顶为人字型,大门多向南开。锅台砌于中间的堂屋,通东西耳房火炕。按惯西屋为上,长辈住西屋南炕,幼辈睡北炕,睡觉时枕头临炕边。炕中又以西炕为贵,主要供奉佛龛和放置木柜等。东屋为子媳住室,房中近顶棚处,横有一根椽子,吊有木制的小孩摇篮。窗户为木制格子大窗,有各种雕刻图案,最常见者为牡丹和莲花,纸糊的窗户有剪纸装饰。建筑与装饰谐调一体,独具风格。
  现在随着锡伯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继盖起了砖砌的宽敞新房,过去的旧房基本上绝迹了。

  喜利妈妈
  “喜利妈妈”是锡伯族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喜利妈妈”作为一种传统的结绳记事办法被一代代锡伯人保留至今。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髀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农历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南墙角,家人为其焚香叩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利妈妈”时还很有讲究,所有的布条、丝绳、髀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人口多、辈数全的大户人家去索取,并邀请家族中辈份高、子孙多的老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利妈妈”上添一背式骨(髀石),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预示他将成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条或小吊床,预示她将来洗涮缝补,勤劳致富,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射箭之乡
  弓箭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古代从事,还是编入清“八旗”从戎,都要靠好的箭法。时至今日,锡伯族仍然传承着射箭的俗。
  锡伯族的孩子们在会跑时就教骑马,能拉弓时就开始学射箭。按锡伯族惯,如果生了男孩,父辈要给他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并用红丝绳悬挂在门口,祝愿孩子长大后成为能骑善射的好汉。有的在孩子过10岁生日那天,父亲一定要送一把用榆木、牛筋做的硬弓,作为最好的纪念。 在锡伯人聚居的地区村村有射箭场,家家有弓箭,当一名神射手会受到众人的格外敬重。锡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也以弓箭结缘,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艺才能博得姑娘的芳心。

  锡伯族对箭和箭靶都有讲究。古式响箭射出去会发出响声,这种箭的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箭头上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发出响声。古式响箭的箭靶是用马皮和毛毡特制的,靶上用6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红色的。射手射中哪一圈,那个圈便会掉下来,在比赛时,计算成绩一目了然。

  射箭是锡伯族最喜爱的一项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在劳动之余在村庄附近举行各种射箭比赛。比赛场地因陋就简,在空地上竖起两根木杆,中间拉上麻布或毛毡,这就是箭靶;有的还以草人作箭靶。比赛时往往分成老年、中年、青年等几队。这种射箭比赛的距离有远有近,远的达240步,近的80步。比赛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立射和骑射等。现在每逢中秋节、春节、“四?一八”时,锡伯族都要举行射箭表演和比赛。20世纪70年代察布查尔县成立了射箭队,盖起射箭厅,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夺得了金牌和银牌。

  打围和捕鱼
  打围,又叫撒围或狩猎,也称打猎,这是锡伯人的传统生活方式。锡伯族一首古老的民歌《狩猎歌》描述了他们这种豪迈的生活气息:雪花如蝶飞/驰骋共撒围/踏遍千重山/猎夫凯歌回。每当冬季农闲时节,锡伯族人便相约外出狩猎,有时十几人,数十人,甚至好几个村庄的人在一起打围。他们运用世代相传的娴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单臂投、围歼,猎取猪、黄羊、兔子、野鸡等,常常满载而归。

  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俗,不论猎取的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

  锡伯人把打围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如今,锡伯人对野生动物保护十分重视,围猎这一古老传统很少举行,而捕鱼却成了他们有趣的活动。每当捕鱼季节,他们带杈拿网纷纷来到伊犁河上,一显身手。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常常以鱼汤和高粱米饭同吃。他们把多余的鱼腌制成“腊鱼肉”留作冬季食用。

  锡伯族传统娱乐活动
  锡伯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赛马、角力、滑冰、等活动,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棋类(卡塔)、嘎尔出克(髀石)游戏等。
  打瓦尔:是锡伯族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起源于锡伯族的狩猎时代,不仅可以锻炼臂力、眼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集体观念。 打瓦,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块叫做“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打瓦之前先赌出立瓦组和打瓦组,输者立瓦,赢者打瓦。具体方法是:双方在规定好的距离线上,打瓦者用瓦将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过。打不着或是打不倒都算“烧死”。第一次打称打头面,打时打瓦者口中也要喊头面,喊错了或是不喊,都算“烧死”。“烧死”者,允许别人来救,救活后可以继续打,救不活的,就要变成立瓦者,而原来的立瓦者就变成了打瓦者。头面瓦打完了,再打二面、三面,一步比一步难度大。如果有一个人完不成,就全体“烧死”,由打瓦变成立瓦。

  摔跤:是一种比赛力量和技巧的对抗性很强运动,是锡伯族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婚嫁、节日等吉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得胜利者给予奖励。摔跤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国际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外,还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龄、体重要差不多,摔跤时也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一方的双手、膝盖或背脊一着地,就算输了。一种是自由式摔跤,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分体重、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对手摔倒就算胜利。锡伯族还有一种摔跤形式,将摔跤手的双腿用一条麻袋装起来,麻袋口扎在腰间系紧,双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对方。还有一种马上角力,也叫马上摔跤。比赛时,骑手一手执辔,一手抓、拉、推、搡、扭对方,或则把辔压在坐鞍上,马鞭叼在嘴中,当两马相交之际,双方交手较量都力图把对方拉下马来,拉下马就算赢了。争斗中两骑往往左右盘旋,骑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斗智斗勇,险象丛生,惊心动魄。

  锡伯族吊篮
  古代的锡伯族以狩猎为生,为行猎方便,更为了躲避兽害,把吊篮吊上树杈。现在的锡伯人家里都悬挂有吊篮,和屋梁平行,架设一根碗口粗的松木,上系绳子,垂挂下来,套住吊篮四角。婴儿睡觉时,吊篮内放一把笤帚,据说可驱梦魇、扫邪气。普通的吊篮是用杨木、松木做的,考究的则用桑木,配以山羊皮的吊绳,黄铜的吊钩。吊篮里的被褥,一般用羊皮做,名贵的用貂皮或水獭皮做,年轻的母亲一边纳着鞋底儿,一边摇着吊篮,低吟浅唱,伴着宝贝儿进入梦乡。锡伯人认为,吊篮越旧越好,如养育了几代人,婴儿无一夭折的吊篮,就被视为珍宝,人家会来求借。相反,如有婴儿夭折的吊篮就要废弃,另制新篮。

  锡伯族宗教信仰
  锡伯族的宗教信仰较复杂,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虽然不是很深,但在锡伯族群众中曾流行过原始崇拜、萨满教、喇嘛教。
  锡伯族在长期从事狩猎和农耕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原始崇拜,并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如猎神崇拜、渔神崇拜、土地神崇拜、灶神崇拜、喜利妈妈崇拜等。

  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元代传入锡伯族地区,当时在蒙古统治下的锡伯族群众开始信仰喇嘛教,锡伯族西迁后仍然信仰喇嘛教,至今在东北和伊犁河谷还分别保留着“锡伯家庙”太平寺和靖远寺。
  在锡伯族信仰原始崇拜的同时,还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把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上界天堂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中界地面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下界阴间是魔鬼和灵魂居住的地方。萨满教认为神、鬼主宰世间万物和人类祸福,为了祈求神灵保护和不受魔鬼欺压,萨满是神的弟子,萨满跳神驱魔,保佑人类平安。

  锡伯族萨满教没有统一的教义、寺庙、宗教组织,也没有定期的礼拜仪式和节日,只有跳神时唱的萨满歌、跳的萨满舞和萨满画。传说伊散珠女神是锡伯萨满的始祖,萨满弟子必须经过攀登18级刀梯(寓意通过神界的18道关口)才能成为正式萨满。锡伯族萨满的职责,最初其范围很广,凡民间的疾病、婚丧喜事、出猎祭祀等都由萨满管理,随着社会发展,萨满专司驱鬼治病,保护人们平安。

  锡伯族的“鲜卑兽”崇拜
  锡伯人有不吃狗肉且喜欢养狗的惯,源于对“鲜卑兽”的崇拜。传说“鲜卑兽”是一种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 男人把它的头像刻在皮带钩上,上山打猎时特意系上它,小孩的帽子、鞋子也都绣成“鲜卑兽”头部形状,有的人家把它的画像挂在供桌前面,逢年过节,焚香叩头,甚至在锡伯族的家谱中也有它的图像。

  对“鲜卑兽”的来历,锡伯族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锡伯族先民——鲜卑部落以狩猎为生,由于气候寒冷,食物来源匮乏,生存艰难,部落头人决定携众南迁。他们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迷了路,走了许多天也没有走出森林,就在他们弹尽粮绝、一愁莫展的时候,有一只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跟着这只怪兽平安的走出了森林。从此,锡伯人就把这只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怪兽当作神兽供奉起来。

  祈年树和树木崇拜
  在察布查尔县以西的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北2千米处,有一颗硕大无比的榆树,锡伯族人叫它“文车热哈林”,汉语意思是“祈年树”。 祈年树,树干围约9米,树高约15米,树冠覆盖面积一亩左右,树干上火烧的痕迹,证明它经受了劫难。它独立于田野之中,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若攀登树杈上,顿觉风声飒飒,遍体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二百多年前,锡伯族从东北迁来时,这棵树仅有碗口粗细。锡伯族古谚:“独树不能砍”,以为神灵庇佑,群众特意加以保护,禁止小孩上树伐枝。每年端午节,牛录佐领邀集萨克达(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附近农民来树下联欢会,一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为祈望丰收。

  祈年树,是锡伯族的树木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的遗俗。锡伯族一直保留着这种崇拜树木的俗,他们认为古树是有灵的,或是一种风水树,严禁滥砍乱伐。谁要是砍伐了风水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独树更灵验。如果独树被欢伐了,就会遭受灾难。

  锡伯族哈拉与莫昆
  哈拉与莫昆制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哈拉系锡伯语“姓”之意,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志而组成的血缘共同体,即同一父系祖先繁殖的血缘集团;莫昆系锡伯语“氏族”之意,是同一哈拉内自然形成的血缘集团分支。哈拉是由男性祖先的男性后代组成,该哈拉的男性越多,哈拉的规模就越大,相反哈拉就越小,因此每个哈拉均由数个莫昆组成,有的哈拉规模大,有数百人,规模小的只有几十户。长期以来,锡伯社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哈拉莫昆制度,自我完善、自我管理。

  锡伯族西迁到伊犁河谷后组建了锡伯营,下辖八个牛录,牛录是集行政和军事为一体的单位,每个牛录又由数个甚至十几个哈拉组成,而哈拉又有数个莫昆组成,莫昆又由数个家族群组成,家族之下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因此,牛录、哈拉、莫昆、家族、家庭共同构成了锡伯族的社会体系。

  锡伯族的尊老俗
  尊重老人是锡伯族传袭至今的美德,在传统的哈拉莫昆制度中,把尊重老人作为一条重要的“家规”。平时在节庆和红白喜事上,要先让老人坐上席。在路上遇到老人,要侧立路旁,或下马下车向老人问候“请安”,等老人应声后才能离去。晚上老人没有睡觉前不能先就寝。与长辈同行时,要在老人后面随行,进出门时,要抢先几步,先为开门,让长辈先进或先出;进屋后,老人不先坐,年轻人不能坐。老人谈话时,晚辈不能随便插话,应束手聆听。晚辈不能和长辈同桌饮酒。吃饭时,上每一道菜,长辈不伸筷,晚辈不能先吃,饭后必须等长辈放下筷子离席,其他人才能离席。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过年时,要先给家族中最年拜年,然后才去别处拜年。给小孩起名时,要请老人来起。

  小结:锡伯族人对于长辈是非常尊敬的,见到长辈都是会首先问候。锡伯族饮食文化非常的丰富,锡伯族有很多属于自己特色的,当然锡伯族也有一些禁忌,锡伯族不能吃狗肉。

展开阅读
八字精批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