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是什么|大乘佛教主张什么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5日 09:35:27    作者:网络

  中国的佛教最初流行的就是大乘佛教,后稍晚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传到西藏等地被称为藏传佛教,大乘佛教在佛教大全中也是汉传佛教的专称,大乘佛法宣扬平等与普度的思想,反对所罗门残酷的等级阶层的划分。

佛教大全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

  传达摩西来,初到东土曾赞叹“东土神州,好一派大乘气象!”中国汉地佛教,自隋唐以来,一直即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也事实上成为大乘佛教的主要发展与承传者,并弘扬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而北传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时候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形成藏传佛教。到近代,学界一般将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

  大乘佛教中期
  其后又有印度僧人无着、世亲创立“唯识论”,盛极一时。。中观论和唯识论被认为是大乘佛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唐义净法师《南海寄归传》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在印度南方,则是如来藏思想更为盛行,与唯识学派合流。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规和瑜伽术身体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实践方式,就是“无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在《佛说秘密相经》中,甚至提到莲华与金刚杵相合,“如是,当知彼金刚部大菩萨入莲华部中,要如来部而作敬爱”,“由此生出一切贤圣,成就一切殊胜事业。”这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词。称为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或者“密乘”。此时的印度佛教已经被外道法的印度教取代,意味着此时的印度的佛教真实义已经不存在了。相对于密乘,人们把大乘佛教的理论部分称之为“显乘”。由于密教和婆罗门改良后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便注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无的命运。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唯识学如来藏,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博大精深程度上节节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此平等与普度的思想集中显现于大乘教义里。总而言之,大乘是佛陀教诲的根本精神所在。

  《大般若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昧王经》、《称赞佛净土佛摄受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楞严经》、《普曜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伽经》、《佛说阿弥陀经》、《大涅盘经》、《尤婆赛戒经》、《梵网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十住毗婆娑论》(龙树菩提译)、《瑜伽师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说)、《摄大乘论》(无着菩萨造)、《唯识三十论》(世亲菩萨造)《大乘庄严论》马鸣菩萨

  总结:现在的世界是不是古时候人们向往的那个天堂呢,没有战争一片祥和,没有大恶国泰民安,人民富足也不存在古时候那么严酷的阶级统治。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