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梅林戏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30日 11:57:24    作者:网络

  梅林戏又称“土戏”,“土京戏”,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梅林戏吸收了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感兴趣,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个性。

  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泰宁县梅林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剧种源流
  梅林戏,因形成于泰宁县朱口乡梅林村而得名,流行于泰宁附近的三明、明溪、将乐等地。

  梅林戏是从宋朝开始兴起,据说泰宁状元邹应龙在任礼部尚书时,为丰富泰宁的汉族民间文化,专门挑选了家乡的一班乡民到京都学习宫廷舞蹈和宫廷娱乐文化。返乡后,把所学知识与当地的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汇,创编泰宁土戏。土戏在清朝乾隆年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徽调的传入使土戏得到升华。当时泰宁朱口梅林一富寡妇周氏,在其寿辰时请了徽戏,感觉徽戏发展的较为系统、全面,就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艺人传艺,使徽调与泰宁土戏交相辉映,内容日趋丰富,因传艺地在梅林,便起名为梅林戏,从此土戏便为梅林戏所取代,并在那时得到迅猛发展。当时,还流传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担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可见当时福建泰宁人对戏剧的热爱及梅林戏蓬勃发展的情景。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行当为“三生、四旦、三花脸”(即老生、小生、副生;正旦、花旦、贴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俗称“十个子弟”。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发展为“五门”(生、旦、净、末、丑)、“十七行头”(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头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盘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身段科介
  老生的表演较有特色,出场时,三步跨至上场门(九龙口);整冠时,五指朝天,五指理髯;至台中,左右掏手两边望,才入位。指法有单指、双指、剑指,手指多下垂。近似木偶表演步法,常用的有跺步、蹉步等。

  旦角的表演,要求“高不过眼,手在胸前,行不动裙,言不露齿”。上、下楼的动作,生、旦均有“上七下八”之诀,即上七步,下八步。旦角表演上轿动作时,两手轻轻掀开轿帘,双目左右稍顾,随即微扭腰肢,很有情趣。

  特色技艺
  洗马:按顺序先拉马上,而后拴马、取水,接着泼水于马身,用朝板(道具)梳两边马鬃,再梳马尾。然后取饲料,装鞍,拿走饲料,解栓上马,遛马,下马。程序完整,动作细腻。

  耍獠牙:如《门栓记》中的门栓精(二花),将獠牙二根衔入口内,用舌跟部耍动,有耍进耍出、左右耍等套数。

  吐火变裙:如《活捉三郎》中的旦角,在案上设一火盆,旦角口喷煤油致火,火燃。在【长撕边】的曲牌伴奏中,旦角绕经桌后,速抽裙带;奏【一击锣】时,外裙解,内裙现,在燃焰火中裙子变了颜色。

  挺:《白蛇传》中许仙见白娘子变蛇,一个转身,手捏鼻后用气吸鼻,立斗鸡眼。【长撕边】在伴奏声中,做“挺”倒地。

  变脸:《芦花荡》中,当周瑜挨魏延一鞭后,甩盔翻身,用气使脸由红变青,堪称一绝。

  耍叉:武戏中的特技,一般分4人耍或5人耍;4人耍站4个台角,5人耍则1人居中,每人手持一把叉,对角互相抛接,称为“满天星”。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