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大全之宁海平调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5日 09:16:39    作者:网络

  宁海平调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浙江省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隶属于新昌腔调的分支,最初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主要流行于宁波等地。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戏曲剧种很感兴趣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宁海平调是浙江省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宁波附近,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成为宁海平调中最富于特点的代表剧目。

  平调历史
  “宁海平调—耍牙”是清末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记载,耍牙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解放前夕,平调班社已几乎散光。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平调才重又兴起,经几代人的数年努力,平调重登舞台,重新收集、记录、整理了一批平调传统剧目、唱腔、曲牌58册。

  宁海平调,是宁海县的一个地方剧种,约始干明而盛于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它的唱腔。属于调腔的一个支派、具有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特点、其帮腔有混帮、清帮、全句帮、片断帮、一字帮等多种形式。其语音,除小丑用苏白外,基本用宁海方言、读书音",故县人又称之为'本地班"、当时流行在宁海、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后到宁波、舟山、杭嘉湖以及上海一带作过短期演出。解放初期,平调一度停演。

  1958年宁海并入象山县,1960年4月成立地方国营象山县平调剧团、1961年10月改称宁海平调剧团,并组织力量抢救平调传统剧目,整理出传统剧83本、在老艺人的口授下,记录了平调唱腔、"开始,大量平调剧本、服装、道具被毁、1969年4月,县平调剧团与越剧团同时解散,大多数人员另行安排工作。接着,以原剧团留下的人员为基础,吸收社会部分人员,成立县革委会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文宣队),以演出歌舞为多。1970年起,改演。样板戏。为主、1978年10月,复建宁海平调剧团、1980年8月,以《金莲斩蛟》片断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叶全民、蒋玲波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1982年9月,陈亚娟、葛素娟、夏永盛获省小百花"奖、1983年6月县人民政府批复文化局,同意平调剧团演出越剧、此后平调剧不曾演出。角色行当分“三花”“五白”“六旦”即大花二花小花;老生、正生、副末、小生、外末;正旦、老旦、小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旧时还有“上四柱”和“下四柱”之分。“上四柱”为小生、花旦、正生、大花;“下四柱”为小丑、二丑、正旦、外末。一个演员往往兼演多种行当,如艺人周明礼、邬学熊,既能演旦、生、末,又能演净、丑、外。

  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甬昆班,(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它是明末清初浙东流行的一支调腔。清中叶后,受昆曲影响,自成一家。“平调”这一称谓,显然受调腔、昆曲、曲牌的影响,又受本县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邑人个性诸因素而产生的。宁海平调在辛亥革命后一度盛行。

  1932年起趋向衰落,至建国前夕,几已湮没。1956年,三门县有关部门把流散在宁海的十余名平调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半专业性的演出队。该队于1957年赴杭州演出传统剧目《金莲斩蛟》(《小金钱》的一折),受到好评。1960年初,正式成立宁海县平调剧团,并着手发掘、整理一批传统剧目和现代戏。1966年后剧团解散,1978年恢复建制。1982年宁海县成立平调整理研究小组,系统地对这一剧种进行艺术改革和剧目整理。1999年10月参加部在湖南长沙举办的“映山红”全国戏曲会演中,荣获表、导演等11项大奖。2004年7月,宁海平调《银瓶仙露》又应邀赴杭州参加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展演,受到了好评。如今在先进前进方向的指引下,古老的宁海平调像花朵一样定会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广大人民群众定会更加喜爱。

  艺术特色
  耍牙绝活:"宁海耍牙"是宁海平调表演中独具的一门绝活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一马双鞍""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主要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几个步骤。艺人取200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颚骨上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而用齿、唇、气的各种活动辅助表演。这种表演以精湛的"变口"功夫和狂放的身段配合平调的"三大一小"及【将军令】等曲牌,塑造出剧中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令人叹为观止。宁海平调中的耍牙技艺独特,程序讲究,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每一代传人都要经历艰苦的练习过程方能掌握。新中国成立后,耍牙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改进提高,由原来的六颗耍发展成十颗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誉。

  传承意义
  一、宁海平调自从被宁海地方剧种平调吸收后,就与其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共生关系,成为极具特色的地域性演技。

  二、宁海平调以强烈的艺术夸张,烘托了它的独特美。

  三、以表演手法为陪衬,展现了高超的耍牙绝技,塑造了角色的张狂与暴烈。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