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大全之高清文昌阁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09:20:34    作者:网络

  道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历史悠久的教会,它是我国本土教会,对我国的宗教信仰有着重要影响。道观是道教信徒供奉神仙的一个地方,它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瑰宝。文昌阁,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先是一处祭祀文昌帝的场所。大家会不是对这个道观很好奇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道观大全吧。
  简介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1991年版《高青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

  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膜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昌与关帝一道被尊称为“文武二圣”,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犹如祭祀关圣帝君,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隆重的祭礼。届时县官们率领僚属、乡宦、生员,穿朝服、设仪仗行九拜之礼,供奉五案祭品,有“帛一、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笾、豆各十”。

  青城镇历史悠久,唐代称青平镇,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始置青平县,后改青城县。元代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筑圆周形青城城池,周长3华里,高2丈余,护城河深一丈余,城有4门,东为望海门,西为通济门,南为仰岱门,北为拱辰门。后在城墙东北角建小北门,称“迎恩门”,在东南角建小南门,称“诏文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增设瓮城。经过元、明、清三代多次整修,青城逐步成为一座功能完善、整齐划一的古代城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在城外筑起宽5米、周长3411米的防洪大堤,堤上遍植桃树、杏树。每到春季,环城数里花香浓郁,美不胜收。后因战乱失修,城垣逐渐残破。

  文昌阁是一座过街楼式建筑,就跨建在古青城县城中心的十字大街上。基座为正方形,高2。1丈,边长3。25丈,用大青砖砌成。基座下部开有宽1。2丈、高1。6丈的十字形券拱门洞,衔接着通向东西南北城门的四条大街。南面券拱门两侧有台阶,转折而上。基座上是三层木构楼阁,第一层以圆柱支撑飞檐,二层为暗层,中间以砖砌四壁直达三层。每层四角攒顶,装饰斗拱,釉瓦覆顶,四脊有栩栩如生的石兽。檐下挂有铜铃,微风吹来,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顶端冠一木质铅灰色大圆宝顶。整个楼阁高约4。7丈,结构严密精巧,造型宏伟壮观。对于做梦也想金榜题名的学子们来说,阁中的文昌君是他们的命运之神。相传有位学子蟾宫折桂后衣锦还乡,在祭祖的路上经过文昌阁,遂将文昌阁更名为魁星楼,从此青城文昌阁又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文昌阁是古青城县的“八景”之一,谓之“高阁晴霞”。它坐落于城垣环绕的城区正中,凌驾于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群之上,抬眼望去,高阁在云霞灿烂的苍穹映照下,更显得挺拔壮丽,气势不凡。游人登上高阁,凭栏远眺,“高阁晴霞”之美妙,尽在不言中。暮春时节,村舍里炊烟袅袅升起,千里沃野上男耕女种,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仲秋时分,农民们收获着黄澄澄的庄稼,丰收美景尽收眼底。风清日丽之时,南眺可见邹平县境的黄山和青龙山,北望可数浩瀚黄河中的离离船帆。

  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昌阁修葺一新,光彩照人,已经成为黄河南岸、鲁北平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到青城文昌阁一游,仰视凌空高阁的壮观,俯瞰鲁北平原的美景,定会有一番全新的感受。

展开阅读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2024运势一生运势
批八字八字合婚流年2024

星座查询

情侣速配

性格解读